第113章 怂恿(1 / 1)

关中民夫来蓝田做工半个月,满打满算也就四百五十文钱,除掉每天最低十文的吃喝,最多也就剩下三百文。

如果全部买成粮米也就三十斤,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多久的。

可换成芋头和海带,那就大不同了,因为芋头只要一文钱一斤,而海带虽然也需要是十文钱一斤,可一斤干海带,泡水后起码能变成二十斤,足够一家人熬过去了。

虽然这两样东西仅靠水煮,难以下咽,可保命的时候,那里还能顾得上好吃不好吃。

把修建河堤的民夫打发走了大半后,杨文华让剩下的几万人,在府兵子弟的带领下,分散到了蓝田的各个乡村里面去。

每个里都分了几百人手。

接下来将建设蓝田县的乡村马路,不过在这之前,必须得重新修建他们自己的住处。

这一次就不能再像河堤上的临时住处那样随意了,因为接下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下大雨,如果再像河堤上那样修些四面漏风,房顶破洞的房子,那还不如不修。

将红砖用水泥砌成五十公分高的地基后,再堆砌五米高的泥砖,用楠竹为梁,竹板为架,最后铺上瓦片,一栋五十米长,十米宽的砖瓦房,就算修建完毕了。

泥砖也是转嘛,只要把房檐下的排水沟挖的宽深一些,再试试维修一下,这样的房子还是能使用好久的。

十米宽的房子,从中间隔成了五米宽的两间屋子,五米宽的屋子中间留出一米宽的过道,两边各有一排大通铺。

一栋十米宽的房子,杨文华打算安排两百人住进去,每个里修建个五十栋这样的房子,加上公田与各个水库再修建一些,足够把整个关中的几十万民夫给全部安排下去了。

事情交代下去之后,杨文华就没有多管了,反正有大把的人负责,以魏征的能力协调一下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花费又不多,杨文华才懒得搭理这些琐事。

此时坐在杨文华对面的李纲,说的事情才需要杨文华好好的考虑一下。

借钱,而且是李世民需要借钱,十万两黄金的胶纸钱,也就是十亿文。

要知道四五十万人给杨文华做事半个月,杨文华也才付出了两个多亿而已,就这两个多亿,还被杨文华收回了一亿多。

剩下的一亿,崔家会收回大半,能流入市场的将寥寥无几。

“灾民不需要朝廷拯救,又有酒楼的收入,皇帝不可能周转不过来,还借那么多钱做什么?”

虽然对杨文华来说,十亿胶纸钱,按一万张红色到一亿张黄色的印制比例,不需要多少成本,可杨文华还是不想借出去。

“朝廷也艰难啊,国库本就空虚,而今又遇到如此大灾,今年关中的赋税是指望不上了。

你这里以工代赈弄的不错,朝廷自然想要效仿一番,可奈何囊中羞涩,杨先生就不能周转一二吗?”

就这个借口?

杨文华有些无语了,你们直接说看上了辽东的铜铁,老子可能直接就借了。

“借钱是不可能的,杨某没有借钱给人的习惯。”

面对杨文华的一口回绝,李纲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可依然感觉有点难受,沉默了许久,试探着问道:“杨先生可愿意收购些玉石字画之类的宝物?”

“想倒是想,奈何杨某认不出真假,也就息了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附庸风雅的必要。”

“老夫为杨先生定价做保如何?”

杨文华看着一脸认真的李纲挑了挑眉,沉思了许久,老头的人品虽然不错,可也难保不会坑自己,毕竟数量那么巨大的一笔钱呐。

而且这种为国,牺牲小我的事情,在后世说不定还能成为美谈,当然,杨文华自己所处的角色,就只能沦为笑料了。

“玉石字画杨某也不是不能收,不过杨某只收十万到百万文一件的东西,涉及东西众多,老先生一个人恐怕忙碌不过来。

就让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鉴定文书上抄录几句论语,再写下东西的价值,若能如此,玉石字画杨某就收了。”

要是这样你们还敢骗老子,老子就也认了,只要你们不怕人家说贞观一朝,君臣联手行骗就行。

当李纲向李世民回报了杨文华的要求后,李世民沉默了许久,虽然脖子上青筋直冒,最后还是咬牙说道:“答应他。”

“圣上。”

一边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想要劝说一二,却被李世民抬手阻止了。

“些许宝物而已,价钱给他按低了算,别说我们君臣坑骗他,有了十万万钱的精铁,足够朕征伐四方了。

东西到手后,除了押运会关中的,给幽州那边留下两成,让侯君集赶去幽州,尽快把东西利用起来。

另外派人去告诉孔颖达,就说朕同意了。”

送走李纲,杨文华思虑了一番,回到现代,也开始准备了起来。

十亿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想让胶纸钱变的一文不值,必须得想办法冲抵掉这十亿钱,快速流入市场的冲击。

也就是需要想办法,把这十亿钱快速的收回来一部分,或者需要有同样保值的东西,进入市场与这些钱挂钩也行。

杨文华首先想到的就是银子,因为在唐朝时期的银子,实在是太值钱了。

可价值十亿钱的银子,让杨文华一个人搬运,却难免太多了一些。

最后杨文华想到了银饰,虽然依然还是银子,可价值却能提高好几倍,至于会不会对唐朝银器匠人造成什么冲击,杨文华此时可顾及不到那么多。

于是接下来,杨文华每次进出唐朝,都把长宽高皆增长到两米的小空间里面都塞满了各种银饰。

一次八个立方,足可以装下几十万的银戒指、银耳环这些小银饰了。

还没有与李世民交易那十亿钱,杨文华的第一批银饰已经先一步出发去了辽东。

如果李世民真的把那十亿钱花在了辽东,元华就算全部吃下来也不怕,大不了把发出去的薪资,全部换成胶纸钱就是了。

反正有源源不断的银饰保值,那十亿钱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最新小说: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超能暴乱 皇家娱乐指南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绝对征服系统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