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行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建功立业之日(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建功立业之日(六)(1 / 1)

看着成排的鞑子倒下,绥德卫的火铳手并没有任何骄躁的意向。

他们目光严肃,紧紧的盯着前方战场,心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手里的火铳,S死那些该死的鞑子。

“齐S!”

李栋那自信的声音再次在战场上响起,随着这个声音,爆豆一般的声音响起,一道道猛烈的火光冒出。

接着便是呛人的硫磺的味道,绥德卫的阵地上,硝烟弥漫。远远的让人看不清楚情况。

绥德卫的火铳可以S击穿透棉甲,S程在一百五十步,可以穿透棉甲,一百步可以穿透铁甲,多尔衮的火铳手为了方便,基本上穿的都是棉甲。

自然无法抵挡绥德卫的火铳S击,加上齐S的威力巨大,绥德卫的火铳手和诸多神S手精准的要命。

很多人就算是穿着铠甲,依然被打爆了脑袋,什么都剩不下。

对方前排的火铳手倒下了一片,他们很多死之前,都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对面的火铳要比自己的S的远。

后排的火铳手并没有补充上去的意思,因为他们很清楚,补充上去,便等于死亡。

枪支的危害非常大,现实中的影视作品为了观赏性,都不会完全还原战场环境的,不论是现在阿卡系列枪支,还是大明的火铳,打在身上都会一个巨大的大D。

这种痛苦,比起一般的刀枪的伤害,要强大很多,在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根本没有人能在火铳集中重要器官之后,生存下来。

“推进十步。”

没等鞑子们反应过来,绥德卫军阵中再起想起了李栋那威严的声音。

“战!”

在威武的军阵中,士兵们齐S痛喝,辅兵们推着战车迅速向前疾驰,前排火铳兵退下,后排补上,然后迅速跟着战车的脚步,向前继续前进。

见对面的鞑子的火铳兵竟然敢于上前,鞑子的火铳手在条件反S下开始S击。

“自我保护!”

前线军官一声令下,前排的火铳手迅速蹲在了战车后面。

爆豆一般的火铳响起,结果却没有一个人倒下。

趁着鞑子火铳间隙的时间,李栋再次喝道:“预备,齐S。”

绥德卫的火铳兵迅速起身,举着手里的火铳,开始S击。

与鞑子空虚的火铳不同,绥德卫的火铳里,装着实打实的火药。

在这次齐S中,多尔衮的士兵们再次一个个倒下,这一次比上一次造成的伤害更大,第二排的火铳手几乎没有能活下来的。

“推进十步。”

“战!”

威武的军阵,再次运转,吴三桂在侧翼掩护,都看呆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啊。

他们现在缺的便是一流的骑兵,但是他们有曹变蛟,将来自然可以有一流的骑兵的。

“他们那什么战车,太无耻了。”

鞑子军阵中,多尔衮面无血色,他喃喃的说道:“我们要败了,赶快通知大汗,让大汗撤退,我们不能都死在这里。”

孙承宗早就登上了属于李栋的元戎车,战场上的交锋,他也看的一清二楚,绥德卫的军阵如此的严整,他们的齐S,如此快捷精准,比起当年的戚家军都要强很多。

尤其是那些参谋们,看起来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他们计算出的参数,对于绥德卫的士兵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

再观多尔衮,自从交手,就陷入了困境,在火铳的交锋中,完全被李栋掌控。

……

看着慌乱的鞑子军阵,绥德卫的军阵开始变得极其安静起来。

这是源自骨子里的自信,他们在给鞑子的军阵重整旗的时间,就算他们重新布置军阵,绥德卫也有信心打败他们。

这个世界,谁都不能打败他们,白莲教不能,洪承畴不能,多尔衮更不能。

黄龙伞盖下,看着战场上几乎战兵的正白旗,黄台吉再次再次吐了一口鲜血。

那正白旗的统领跪在地说道:“我家旗主肯定大汗即刻启程,赶快大金,休养生息,有朝一日,再图大明锦绣河山。”

黄台吉上前一步,扶起了跪在地上请罪的统领,“多尔衮尽力了,他的火铳兵其实不弱,与绥德卫差的便是经验,但是我们也不用气馁,绥德卫精兵只有三千,但是我们却有精兵十万,这一次咱们没有伤到筋骨,你且告诉多尔衮,在大军离去之后,迅速撤退。”

在哪统领起身离开之后,黄台吉登上高地,向李栋方向眺望了很久,他能感觉到对面那个年轻人也在看自己。

“他不想让让自己死。”

这是黄台吉感觉到的信息,自己死了,李栋什么好处都得不到,他果然不是一个赤胆忠臣,不是赤胆忠臣就好啊。

黄台吉缓缓的回身,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臣子们,心里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绥德卫确实大金的心腹大敌,但是我大金出征日久,士兵疲惫,不必急于一战,全军撤退。”

各位旗主,臣子不约而同的长出了一口气,恭维的说道:“大汗圣明。”

“鞑子败了。”

号角震天,元戎车上的孙承宗看到黄台吉的军队开始整合,他们的部队缓缓的撤退。

他们由双骑一人,变为一骑一人,他们有大量的战马,永远的留在义县这座小城。

虽然仅仅是第二次见面,两个人甚至都没有说话的机会,但是黄台吉的狠辣,果决,深深的印在了李栋的心中。

在李栋看来,黄台吉如果不死,他毕竟成为大明的生死大敌。

孙承宗瞬间释然了,李栋之所以选择在城外决战,并不是说他们惧怕鞑子的援兵,而是给黄台吉一个撤退的机会。

……

崇祯四年,十二月末。

蓟辽总督孙承宗、陕西都指挥使李栋、辽东前右锋营参将吴三桂与多尔衮交战与义县,黄台吉以十万百姓为质退却。

盛京大捷,义县大捷,再也隐瞒不住了,胜利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在辽东向大明四方辐S。

天下震动,全大明都知道,陕西出了个少年英雄,打败了黄台吉,他叫李栋。

崇祯五年,一月。

辽东大军会师义县,逃出生天的黄台吉万分庆幸。

孙承宗自然不会向东林党妥协的,他亲自上书崇祯皇帝,将李栋带兵三千,奇袭盛京(沈阳),烧毁物资无数,解救百姓十数万,又将李栋如何在自己面前,指挥若定,击败多尔衮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最后痛惜,主力因为多方阻拦,未能及时到达战场,为了十万百姓,未与黄台吉决战的事情。

孙承宗也受够了委屈,有如此大胜,就算不是自己打的,辽东在自己的指挥下,没有丢掉任何领土,反而在盛京外围稳固了两座坚城,这种功劳,就不是那些东林党可以撼动的。

所以在奏折上,孙承宗不惜给东林党穿小鞋,也要为李栋证明。

他知道这个时候,绥德卫最需要认可,如果绥德卫一怒之下,带着十几万军阵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他们能打败黄台吉,依然能打败辽东兵,甚至宣大兵。

捷报送出之后,大军开始撤退,义县的那些物资是李栋自己带回来的,天天白吃白喝,孙承宗自己也不好意思。

而那些百姓也被胡永杰带着开始了迁往陕西的路程,这十几万百姓虽然不可能全部成为士兵,但是起码能从中挑选出五千甚至一万精兵,其余的人可以充实到人口中去。

这些从盛京解救出来的百姓,他们受了李栋恩惠,见识了绥德卫的军威,对绥德卫有感激,又钦佩,尤其是鞑子的岳托和多尔衮都被绥德卫打败。

在他们心里,绥德卫自然是最大的恩人,而绥德卫的监军每日不停歇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早就动了去陕西的心思。

如今大明朝风云飘摇,没有人敢说,吃了这一顿,下一顿还有饭吃,但是绥德卫像是冉冉升起的明星给那些渴望安定的百姓指明了方向。

安抚百姓的时候,李栋不忘记犒赏有功劳的士卒。

从陕西到辽东几千里道路,算上李卫带出来的一千人,绥德卫损失一千五百人,剩余将士虽然得到了辽东方面的一些补充。

但是仅仅剩下三千人,这三千人绝对是天下一流的士兵,李栋可以肯定只要有着三千人,这天下之大,就没有人可以阻拦住自己。

李栋在义县修整了整整七天,一直到了一月五日,陆续赶来的大军陆陆续续撤走。

黄台吉一路狂奔不止,等绕过大凌河城才长出了一口气,这些日子,他每日高度紧张,他每日都在担心孙承宗一时间想不开,跟自己拼命,那么自己的大金真的要风雨飘摇了。

崇祯五年,一月十五日。

夜不收送来新的消息,黄台吉彻底离开了大明的国土。李栋在半夜里,放下手里的《资治通鉴》,久久出神。

大凌河之战,这场决定大明朝命运的战斗,因为自己的C手,仅仅掠走了十万百姓,而黄台吉更是伤筋动骨,短时间再也没有了南下入侵大明的能力。

但是李栋很清楚,此次赶到辽东,对自己来说,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失败了还好,恰恰因为自己胜了,那么面临自己的将是一场灾难,期望自己的暗中布置能够有效。

“老大,你在担忧吗?”暗处张大狗闪出影子,默默的说道。

“嗯,我怕死。此次我可能命不久矣。”李栋叹息一声说道。

“有我你死不了。”张大狗焦急的说道。

“你不要出手,出手我死的更快,我交代你的事情,你都记住了吗?”

李栋问道。

“记住了,只是老大,咱们走不成吗?早知道就不来援助他们了。”

“不来,我心里一辈子过意不去。你退下吧,让我好好休息休息。”

最新小说: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 岳麓书院浪漫史 视频通万朝:开局剪辑千古一帝 替嫁嫡妻 林神医林阳与苏颜 猎宋 萧煜 两千年不死 谋定三国 朕不想当皇帝了主攻忠犬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