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杂志社的广告部经理接了个房产广告,需要找记者给对方公司老总写专访,杂志社的主编想到了形象还不错的小美,他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遭到了广告部经理的大力反对。广告部经理不仅连连说不行,还跟主编诉苦道:“上次让她去采访一位老总,写出来的稿子我们直接扔了,连改都没法改,又换了其他人去做的,对方老总知道后,非常生气,害得我们差点丢单。”
主编有点不敢相信,说:‘我看过她的文字,还不错,怎么会这样?”广告部经理说:“她上次正好失恋了,天天情绪低落,心思压根不在工作上。反正这事儿不能用她,她发挥太不稳定。万一又赶上失恋呢,我可不想让这个广告黄了。”
广告部经理指派了一位刚转正没多久的小伙子去,没想到小伙子跟房产老总聊得很投机,不仅将软文写得很精彩,还跟房产老总谈了一笔团购。就房产老总那个项目,他给大家拿到了内部价,有的同事跟着买了,一套房省了好几万。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交给他件事,他都能用自身强大的能力将事情做好。这样的人不仅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更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追随和效仿。
什么样的人会这样值得托付呢?为了更加直观,我们不妨从小说中了解一下人们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是什么样子。无外乎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无所不通此外,还要品德高尚,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从小说夸张的人物设定中不难发现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一种审美价值取向,那就是尽量将人们能想到和想不到的所有优秀素质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而只有这样的高素质集合体,才能赢得人们的好感,吸引和凝聚身边的人。
所以,我们即使做不到拥有小说主角那样的才德兼修,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升我们自己。你的综合素质越高,魅力就越大,感召力就越大,从而吸引和凝聚到身边的人也就越多。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呢?首先就是才,才是一种技能的体现。
小王和小金同时进入某机关工作。其中,小王是某知名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成绩优异、德行出众、办事干练、机灵活泼。而小金则资质平庸,平平常常。小王很想尽早与同事们打成一片,但尝试几次之后,发现同事对自己的态度非常冷淡,小王觉得很奇怪,但又找不到原因。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王听到了同事之间的议论。
“小王总是有意无意地跟我套近乎,我知道他是想跟我学点什么!”
“其实这小伙子挺好的,不过临近考核,咱们哪有时间管他呀。”
“就是,这次考核只有一个晋升名额,听说已经内定为金处长的侄子了,咱们与其在小王那瞎耽误工夫,还不如去跟金处长的侄子套套关系。”
他们口中的金处长的侄子就是和小王一一同实习的小金,他懒惰散漫,整天不务正业,还一身的少爷毛病。
小王知道,同事的态度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自己无所建树,便不会有人正视自己,所以无论考核结果是不是内定,自己都要通过考核证明实力。于是,小王变得更加努力,平时多看、多做、多学习,即使到了节假日,他也没有松懈,坚持参加各种培训班来全面提高技能。于是,在很短时间内,小王迅速成长,不断地刷新业绩,成为了业务尖子。
这样一来,小王的处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就连之前一直排斥他的同事此时也都频繁地向他示好。考核结束后,小王顺利胜出,击败了那位金处长的侄子,成功晋升。
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人们便不会被你吸引,甚至不会注意到你。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成为强者,人们才会自动自发地向你靠拢,成为你的“精神信徒”。
除了才之外就是德了。有才无德,人们更多的是惧怕你、巴结你,而不是真心实意地受你感召。而只有你在具备才华的同时,德行出众,人们才会被你的高尚品德所折服。
小林进公司没多久就备受瞩目,人气爆棚。之所以会这样,全赖小林本身的超高素质。
小林是某著名大学的高才生,才学过人,工作后虚心好学,成长非常迅速,不到两个月就能够熟练地掌握各项业务。
更难得的是,小林总是默默地做着好事。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打扫办公室,经常帮别人代收快递,在别人忙碌的时候帮忙打印资料,在别人困倦的时候帮忙冲杯咖啡,去超市时总会帮别人带东西
有同事不太理解,问她究竟图些什么,小林总是笑着回答:“这不过是些小事,举手之劳而已。”
小林做了好事还如此低调谦虚,这让公司的同事印象深刻,赞美也纷至沓来。
后来,小林的好口碑也传到「公司领导的耳朵里,于是,在最新的人事调整中,小林被破格晋升,成为公司着力培养的重点人才。任命公布后,公司上下竟奇迹般地致赞同。
对于其他同事来说,小林的言行无疑是一次久违的心灵洗礼,无论何时,人们都会感叹和高度认同这种“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一个人只有兼备才、德,才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你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才更值得别人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