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心之如莲 > 第146章 识三身梦觉启慧思

第146章 识三身梦觉启慧思(1 / 1)

待她们三人离开后,骅幼慈方才滴滴答答的流下泪来,仿佛被什么东西猛烈的撞击了一般,她只感觉到心间被一股能量一阵一阵的冲击着,许久之后,才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拿起只吃了一半的快餐饭盒,丢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又定了定神,这才返回了义卖区。

回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十点了。骅幼慈快速洗漱完毕后,便披着一件单薄的睡衣上了床。她盘腿而坐,将上师专辑捧在手里,翻到《学佛解惑100问》第八十五个问题,只见书中写道:

问:请问仁波切,不认识什么是佛,那么能够真正学佛吗?

答:当然不能,所以想要学佛,首先必须要能认识什么是佛。凡是圆证三身五慧,清净圆满即是佛。而成佛的教导就是佛教。犹如两千五百五十二年前,贤劫千佛第四佛释迦牟尼佛,於人世界南瞻部洲的菩提金刚座上,示现圆证三身,即现证清净法身毘盧遮那佛;圆满报身盧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证得无上菩提佛果。

以显教而言,从凡夫得道之后的境界到成佛,必须累经三大阿僧祗劫,广修福慧二资粮因缘。凡夫从得菩提心开始,即入大乘资粮道(成道者),然后到加行道,则经历第一大阿僧祁劫。四谛真相如於掌中,明朗可见之‘见道’,至第七地菩萨之间,再经第二大阿僧祗劫。第八、九、十地菩萨,即清净三地后三地,已断烦恼障之修证,又再经历第三大阿僧祗劫。然后於入金刚喻定,对治法执习气时,五方佛来普光明授权(灌顶),而刹那越过金刚喻定,於五蕴转化同时,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大日如来现证,就是五现证法而圆证三身五慧,究竟解脱成佛。然而凡夫入大乘资粮道,尚不知道历经多少,不可称数无量阿僧祗劫勉力勤修,因而如此殊胜修证之成佛境界,佛於宝云经中云:善男子,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无可测量,乃越思,无可观察。

但是若以密法来说,因为密法之自观本尊,依与依坛城融修,除了必须具备全圆之教证外,更要依理如法获得具量之上师、清净无谬之传承、殊胜无伪之本尊。於‘因、道、果’速时成佛的方法中,以‘佛果’当法修,更以‘佛果’作为因,於道中修,以佛果去成。因此密法无上猷钆之修持,实为一切经续中之最密要精华,行者若能获得显教学处,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三根本道循此而修,并复俱得无上密部,完整父母续窍要口诀,而更能誓言律仪清净,如法精勤实修,那么最上根者能即身成佛,中根者於临终成佛,下根者亦能於中阴成佛,而下下根者最慢也一定在十六世之内成佛。

佛之化身有殊胜化身、巧化身、胜者化身。而释迦牟尼佛与无量光佛(弥勒佛)等,都是殊胜化身佛,属于有为法,是有生命的,唯独入资粮道(成道者),方能受用化身佛。而化身佛无量无边,犹如月影映现湖上、海面、镜中等处,依众生各自福德及所需,而有不同千百亿之应现,亦是众生过去累劫所集福德不同,与知见差别之因,而有所不同之应化。

报身佛显教是在密严国,密法是在狮子吼国土,并且悉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之不可思议功德,而唯有见道位以上之胜者菩萨方能受用报身佛。往昔释迦牟尼佛俱足圆、熟、净三种广大修行,於密严国中现证五定和合报身佛果位,称号基藏华严,报身佛在密严国中,有如明月高悬虚空不动摇。而五定(处定、相定、法定、眷属定、时间定),以及和合七支(受报圆满支、和合支、大乐支、无自性支、悲悯圆满支、相续不断支、無滅支)都是报身佛之自性,而诸佛之报身相都是一模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

一旦成佛的境界,现证清净法身就等於是诸佛的五慧,也就是诸法上面就是佛遍,诸佛全部遍知一切所悟,所以诸法全部显现於前,我们入明朗的这种圆镜一样,就是大圆镜慧;平等慧就是诸法悉入住在离四边的平等中;观察慧就胜、義两种的一切,去观察的时候,各各的因果不虚假,微细能观察的那种慧;成作慧就是终究一切都是以业,就是因果不虚假而修行能成的就是成作慧;法界慧就等於诸法无自性、空性中一样的去了解。所以法身的境界等於是五慧,那不了义则现五方佛,因此五蕴清净为五佛,就是法身的五方佛。

法身佛属于自佛,也就是自利的佛,又分为自性法身与光明法身。光明法身佛是依道谛而生的佛果,也就是胜義菩提心所现证圆满时即为光明法身,是道因道果,所以是有为法、无常法,是没有生命的,与化身、报身都是属于俗谛所成的佛。那自性法身佛是依灭谛、空性、本性所成的佛,所以成佛的空性是佛,也是自性法身佛,但空性不一定是佛,佛也不一定是空性。因而释迦牟尼佛的灭谛、空性、本性是佛,但不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胜者是佛,佛不一定是胜者,因为胜者一定是有生命的,是无常法、有为法,而自性法身佛没有生命是常法,所以佛不一定是胜者。

成佛境界所具有之功德,有身功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语功德六十四支妙音,意功德二十一种无漏慧,并有二十七事业之功德。而我们所讲的“自续”,主要是指微细气与微细心,它是轮回的主因,也是成佛的主因,微细气所成的佛是色身佛(化身报身),微细心则成法身佛。所以“气心合一”,三身一定是同时证得不可分割的,而化身与报身,一定是法身慧体所显现,所以化身和报身遍的地方,法身一定遍。

大乘无学道成佛的境界时,不一定是道谛的佛,也不一定是灭谛的佛,两者是互相依赖的,因为化身、报身、光明法身是道谛的佛,自性法身则是灭谛的佛。而当众生度尽时,就不需要色身佛(化身、报身),故诸佛的化报二身,皆融入光明法身,然后法身佛“遍知慧”与“俱生大乐”,就恒常入住永无生灭亦无增减,直至无量无边亦无穷尽,这就是佛也是不可思议之成佛境界。

骅幼慈一口气读完后,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她又翻过来重新开始读了起来,直至翻来覆去读了五六遍后,方才将书合上,轻轻的放在身边。自己则闭上了眼睛,盘腿而坐,静静的感受着那些文字以及那文字背后的“法义”缓缓流淌进自己的心中,她反复的在心里回味与思议着这不可思议之“佛与成佛的境界”、这所谓清净圆满的佛之三身,却感觉自己的心内心外渐渐升起一片温暖的光明……

骅幼慈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小树林里,周围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大家结伴而行,一同踏上一条“寻找真理”之路。黑夜与这片小树林一样,清幽而寂静,一条石子小路蜿蜒而上,每一个人都满怀希望与憧憬。走着走着,忽然,有人高呼一声:“你们看天上!”众人应声抬头,却见一轮巨大的明月悬在头顶,那月亮非同一般,大得几乎遮住了全部的夜空,就这么悬在头顶,似乎触手可及。巨型月亮发着银白色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夜空,铺洒在小伙伴们寻觅真理的路上。这样的异象引得所有的小伙伴们齐声惊呼、欢喜雀跃、叹为观止!原来这便是“真理之光”啊,它近在眼前,仿佛唾手可得!大家欢呼雀跃着加快了步伐,循着这真理之光的“源头”寻去!

骅幼慈与众人一块翻过两座山,却来到了一幢居民楼前。大家纷纷上楼寻找这真理之光的“源头”。骅幼慈也上了楼,当她上到最顶一层楼的时候,路过一户正开着房门的人家,有一个人正站在自家阳台上摆弄着什么,她好奇的走了进去欲探个究竟。当她走到阳台上时,却见那阳台上竟然安装了一个如太阳能锅盖一般的巨大发光装置,那个人却在一旁调试着那个装置。只那一瞬间,骅幼慈忽然便明白了,适才路上所见的“异象”,原来竟然就是这个装置所折射出来的幻境。骅幼慈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就是他们一路追寻真理之光,所寻到的源头和真相!她回头看见屋子外面的走廊上,与她一起同行的小伙伴们依然在欢呼雀跃着上上下下的寻觅“源头”,有些却已离开了这栋房子,继续去别处寻找。

忽然,一股悲凉从心底升起,眼泪在眼眶中凝结成滴,悄悄滑落了下来。当她感慨万千地再度抬起头仰望天空时,忽见远方浩瀚的夜空中,一轮明月隐隐约约的从云层薄雾中显露了出来,那月亮与自己平日所见的月亮一模一样,根本无任何奇异之处!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却悄然在心中升起:原来这才是真相!路虽然遥远,但只要寻对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终究能够抵达那觉悟的彼岸!

骅幼慈从梦中醒了过来,眼泪顺着眼角轻轻的滑落下来,适才的梦境异常的清晰,深深的震撼着她的心,最后那一句感悟不断的在心中回荡:路虽然遥远,但只要寻对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终究能够抵达那觉悟的彼岸……

梦里梦外,她的心被一种复杂的感受充盈,那感受里有悲伤、有喜悦、有恍然大悟后的怅然、有了解真相后的惋惜、有深深的感动与感恩,还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睿智与豁达……

最新小说: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我自地狱来 望眼欲穿 势不可挡 岂言不相思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都市医仙 重生之心动 天价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