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心之如莲 > 第223章 利他想细说修心義

第223章 利他想细说修心義(1 / 1)

胡筱筱显然对她得出的这个结论有些惊讶,只见她皱眉想了半晌方道:“你的意思是说佛法才是最究竟的真理,灵修只能算是入门级别的课程,对吗?”

骅幼慈摇摇头,道:“也不能这么说。佛法当然是最究竟的真理,这一点其实几千年来已经毋庸置疑。但是,说灵修是入门课程,却还是不妥。因为要看你所定义的‘入门’是指什么。如果是说入佛法的门的话,那根本不是一回事儿。灵修也好,世界其他各大宗教也罢,各有各的门,各修各的境界,跟佛法其实一点也不相关。要说入佛法的门,那就得从皈依三宝开始才能算数的。”

胡筱筱勉强点了点头,却又道:“那如果我是说入修行的门呢?”

骅幼慈笑道:“那倒还暂且可以一用,不过,修行入门并不必要一定要走这样的路,直接从佛法入门却是更好。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不走弯路、错路,如果说暂时入不了佛门,而寻找其他的法门行修,也是好的,但是如果有那个善根和机缘还是鼓励大家直接接触佛法,这样的话将来修行的路才会顺利,而少障碍。特别是新时代的‘灵修’,虽然在普遍意义上是将人的心念及意识导向正能量的,但却无可避免的有它的局限性,在心性的修持上,如果陷得太深的话,甚至还会产生比较大的副作用……所以,其实我现在亲自走过这一路,以我自己的经验和觉察,我还是建议你们都能更多的接触佛法,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

骅幼慈说罢,便静静的观察着她的表情,却见她双眼有些闪烁不定,顿了一会儿方道:“那你说说看,灵修都会有些什么副作用呢?”

骅幼慈一面低头弄茶,一面暗自斟酌着该如何回答她的这个问题,因为她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来自她心底的抗拒与疑惑,甚至反感。

过了一会儿,方见她抬起头来目光柔和的望着她道:“筱筱,其实我们都是一起一路走过来的,我们曾经也是灵修圈里的同修。所以,请你相信我现在对你说的这些话,只是希望与你们分享我的感悟和心得,而不是对灵修或者别的宗教有任何的评判和排斥。这一点,希望你能体会……”

听到这话,胡筱筱的眼神变得稍微柔和了一些,见她点了点头,骅幼慈方才继续说道:“其实,灵修圈的情况我们都清楚,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状况发生?如果从灵修几个主要的教导理念切入,我们以智慧观察,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破绽。比如我们都被教导要打开心,关闭头脑,丢掉知见的障碍,跟随心的指引,用心生活用心连接神性意识等等。这其中其实就是有利有弊的,而且普遍观察,是弊大于利。”

胡筱筱不禁回头看了看迦行师,见她一脸专注的倾听骅幼慈的话,复又转回头来道:“为什么说弊大于利?弊在哪里?”

骅幼慈道:“因为这种修持方法其实是要因人而异的。比如说有些人心性并不成熟,心的力量很薄弱,在知见方面也不具备基本的正知正见,也就是还不具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这样的人,一旦接触了灵修的这种教导,就非常容易走入歧途。比如,执着在神通上,玩通灵,接信息等等,因为如果自身的能量频率比较低,这样盲目打开的时候,接通的也只能是那些比较低频的信息通道,就很容易跟那些鬼神精灵同频,然后逐渐被它们这样的灵体控制,最终无法自拔。自己的身体、心理、意识、精神状态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这些例子我们身边见到的太多了,不是吗?”

胡筱筱不得不点头,道:“你说的是,前几天我们还再聊,之前和我们一起上工作坊的一个女孩,她就是一直沉迷在通灵上面,结果现在整个人古里古怪的,反正不正常,我们也都不敢再找她玩了。”顿了顿,她又道:“但是,高灵也有很多很智慧很善良的啊,他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指引我们的修行啊?”

骅幼慈道:“你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接通的灵性频率都比较低。就算自己有那个能力接通更高维度和更高级智慧生命体的信息通道,可哪又怎么样呢?难道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从地球修去别的外星球而已吗?别的外星球就真的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吗?就好比以前好多人不是一样一窝蜂的想出国,觉得国外多么的美丽,可去到那里才知道水土不服,原来还是中国好,现在又一窝蜂的回国。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修行要有定位,我们修行是为了得到圆满的快乐,为了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就是为了要离苦得乐嘛,难道只是为了拿一张星际旅游的绿卡?或者是外星球的长期居留证?

释迦摩尼佛之所以在南瞻部洲这个地方出世弘扬佛法,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修持佛法比较容易成就,所以其实我们生在地球才是难得,因为可以值遇佛法。当然外星球也有佛法,但对比而言还是我们地球人比较容易修持。所以,释迦摩尼佛从来不鼓励弟子去修神通,相反,一定要先学习教理。为的就是让我们听闻正确的佛法,植入正确的知见,於教理通达之后,再行修,这样才能保证不会走错路。就好比我们要去美国,总是要先查查地图,规划一下路线,准备好现金、食物等各种装备,买好机票或者船票才会上路的吧?现在应该还没有一个人会笨到说我要去美国,然后抬起脚就开始乱走,然后还说反正地球是圆的,终归会走到目的地就是了。应该没有这么笨的人吧……”

说到这儿,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却听她接着说道:“所以说,我刚才说灵修的教义一开始就盲目的让我们打开‘心’,跟随自己‘心’的指引,那就好比是抬起脚来乱走的人,你都不知道你要去哪里,对自己也没有一个定位,怎么可能不摔跤,不掉入陷阱呢?心是什么?我们一般说‘心识’,现在灵修认为心是心,意识是意识,甚至把意识归为大脑的功能,跟心好像没关系似的,反而是阻碍心打开的障碍,都要把自己的意识屏蔽掉。其实,真正学了佛法就知道,心与识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心’其实是透过‘识’在起作用的。比如,我看到红色的花,心生欢喜,那是因为我的‘识’认定这个红色的花是美丽的可爱的。如果有人就讨厌红色,那么他就不会心生欢喜,而是心生厌恶,因为他的‘识’认定红色是不可爱的。所以,我们的‘心’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觉受,比如痛苦、焦虑、恐惧、喜悦、欢乐、爱与恨等等,这些觉受都是我们的‘心’透过‘识’,对所遇到的‘境’而产生的分别,这些不同的分别之念,就会让我们的心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觉受。根源其实就是那个‘识’的不同,你的‘识’与我的‘识’与他的‘识’,各自都不相同。其实那个‘境’是一样的。比如这杯茶,我们三个人喝下去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茶都是一样的茶啊。那这个‘识’怎么会不一样呢?实际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我们的生活背景所产生的认知不同,乃至於我们前世所带来的习气、业力不同,这些所有的一切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知见’。所以,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其实,所谓打开‘心’,跟随‘心’的指引,不过就是跟随自己累生累世的习气的指引而已,再者就是通灵状态下跟随那些灵体的指引。那自己的习气和知见难道已经很完美了吗?跟着自己心识的习气走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吗?这才是关键所在!你们觉得呢?”

说到这儿,骅幼慈停了下来,只见胡筱筱若有所思的凝望着她,却听迦行师道:“我觉得肯定会有问题。比如我的心,之前就充满了各种恨啊,怨啊,总之就是各种的贪嗔痴,如果还要跟着它走,那不是死得更惨吗?所以你一直给我说,修行就是修心,因为心被各种贪嗔痴的习气占据,才要把这些恶的习气都去除掉,然后通过学习佛法重新种下好的习气,这样才算是在修行嘛!”

骅幼慈不禁对她竖了竖大拇指,却听胡筱筱立刻反驳道:“那你说的是你自己的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啊。比如我们老师,就很有爱啊,他的心都是心怀大爱,很善良很温和的,虽然我还没有到那个境界,可是我灵修就是以这个为目标的啊,我也希望自己的内心充满爱,对这个世界的众生充满善,这也是一个过程嘛,我觉得这样说还是有点以偏概全!”

骅幼慈笑着点头道:“筱筱这次反驳得好。的确如此。对于那些心性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正面能量充足的人而言,灵修的确会让他的能量状态继续往上提升。但是对于那些心性不成熟,对自己没有定位,而且负面能量还能多的人,灵修的某些方法却可能会让他更加容易迷失。但是,说到这里我们又要返回头来思考,我们修行的目标到底是怎么定位的?如果除了刚才说的提升能量频率之外,还想希求解脱之道的话,那就只有佛法的教导才会有‘出世间’的智慧和方法,否则再怎么修爱、修善,也只是‘世间法’,最终也逃不过三界六道的轮回之苦。

所以,其实佛法的教导一直在帮助我们导正错误的‘知见’,知见正确是修行的第一步,其次才是知行合一,心法相融。如果第一步就错了,后面就只会越走越远。灵修一直说我们都是‘流浪的小孩’,这句话形容得倒是贴切,因为无始以来我们都在三界六道里流浪,如今还在继续流浪。我们都想‘回家’,可家在哪里?宇宙的源头就是家吗?与神合一就是家吗?还是说仙女星座天狼星座是我们的家?

这些灵性的教导其实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和推敲的,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再比如灵性的教导还说,认为要打开心,连接神性意识,感应宇宙能量就必须屏蔽大脑的思维或者说意识,甚至认为这个大脑所储存的各种评判、标签、知见等是阻碍我们‘灵性成长’的罪魁祸首。所以大家都开始‘丢掉大脑、随心所欲’了,可问题是,当我们的心还被各种贪嗔痴的欲望充斥的时候,教我们去跟随这样的‘心念’到底是爱我们还是害我们呢?所以,很多人觉得学佛很麻烦,因为要去学这么多因果逻辑,要学这么多的教理,认为这些都没有必要,只要学会‘用心’就好了,天地宇宙、能量频率、神性意识等就能解决问题了。其实不然。

因为,即便我们修所有的善,爱也好、慈悲也好、宽恕也罢,如果没有出世间的智慧相结合,顶多就是修到天界去。但还是解脱不了生死。还有,灵性教导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一切的不完美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这样的知见确实能够让我们的心暂时变得好受一些,也容易得到安宁,可恰恰是这样的知见,种下的却是轮回的因。

所以,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无常,念生老病死的苦,就是为了要生起‘出离心’,而不是要我们执着於这六道的轮回啊。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这些佛法教理,我们必须透过听闻善知识的讲解,先以我们的思维和意识去领会和认知,这个过程就是导正‘知见’的过程。接下来才是如何行修,依教奉行,这样的修行对我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具备正知正见,我们的心就不会与善法相应,再加上各种散乱、昏沉、力量薄弱等,很容易就会邪掉了。

所以,心与识是要配合起来运作的,而并非灵性教导的那样,应该关闭头脑,丢掉知见,只跟着“心”走。而且其实他们所宣讲的这些,实际上也是在我们的‘大脑意识’里植入灵性的知见,不也是在给我们‘洗脑’吗?所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见,就会有什么样的境界。具基督的意识就修去天界,具佛的意识就修去成佛。如果都是邪见和恶念,那就只能去堕落了。因为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虚啊!

所以,筱筱,其实不论你现阶段能够与什么样的修行方法相应,只要你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希望自己能远离痛苦得到安乐,并且把重点放在改变自己的这颗‘心’上,你一定会慢慢的成长起来,或许有一天你的心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智慧的时候,就可以真正的与佛法相应了。只是我觉得,始终对佛法的智慧保持一种‘好奇’,对诸佛菩萨保持一种‘敬畏’,对‘修善’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能做到这几点就已经很好了。”

说罢,骅幼慈静静的看着面前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只见胡筱筱轻轻点了点头,却仍有勉强之意。迦行师则不住的点头,似乎心领神会,感同身受。

不知不觉间,三人竟聊了大半日,直到服务员送饭进来,方才发现已经下午一点了,三人用了午餐,方才互相道别,各自散了。

最新小说: 势不可挡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都市医仙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望眼欲穿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我自地狱来 天价萌妻 重生之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