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宓做绿豆糕的把握最大,他把绿豆粉与少许糯米粉混合,再加入蜂蜜水搅拌,搅成糕粉以后,倒入准备好的模坯之中,细细抹平,分别用三口锅,上笼屉蒸。
他点燃一柱香,在下半段标好三个格,提醒东姑每烧到一格便出一锅。他初次亲手做,不会掌控火候,不得不用这种笨法子摸索。
做完这些,他才有机会松一口气,强自镇静下来,思索着每一道工序,等成果出锅。
这边正忙活着,文小叁慌慌张张跑过来,连行礼都顾不得了,急匆匆说道:“小郎君,君侯到了。”
文俶来了?进来便是,自家老子来到家里还要通报吗?这老兄慌张什么?
文宓才要问话,又听文小叁接着说:“君侯看上去不太高兴,广安公也一起来了,也不高兴,让小郎君赶紧出门迎接。哦,卫家的小郎君也在府门外,让小郎君去迎候。”
文宓抬头看看天,今天什么日子?组团来干嘛?难道这锅里的香味已经飘遍洛阳城?他心里虽然纳闷,还是赶紧出府迎接。
文宓制作的劣质糖果当然没有香遍洛阳城,不过这几天,他的名声却已传遍京师。在他回家当天,那首沧海一声笑,已经引起很多名士的兴趣。京都各界名流雅士对这一鸣惊人的神曲甚是好奇,纷纷打探。
第二天,卫岳在家中接风宴上,当着满堂宾客的面,又将这曲子显摆出来,并将古琴版,笛子独奏版,清唱版,分别演奏一遍,一时间好评如潮。
卫岳得意洋洋的在马屁声中故作谦逊地表示:此曲非小弟所做,是小弟那小弟文宓的先生——无用山人老先生与好友共做此曲。小弟只是根据文宓贤弟回忆,将几乎失传的曲谱,重新整理完善一下而已。
当日文宓要去祭祀李菲,并没有去赴会,也不知道卫岳吹牛这事。
卫岳有心为兄弟扬名,又取出那紫砂壶,大肆宣扬此壶妙处。
此时,晋国皇帝陛下以十车财物,换文宓一只紫砂壶的消息已经流传开来。万金换一壶,卫岳手中的紫砂壶刹那间栩栩生辉,文宓的名字愈发响亮。
卫岳作为随文宓一路同行的兄弟,慢慢的将淳于之战中文宓三箭退万军的故事,添油加醋吹嘘一番,顺便让自己护卫们将那首旗正飘飘唱给宾客们听。
这首诗早已从朝堂传扬出来,只是无人会唱。今日一听这小合唱,果然如传说般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
于是,文家私生子文宓的大名在洛阳城一传十,十传百流传开来。
这几日,甄德也没闲着,迎接他的接风宴一场接一场,甄德是来者不拒,逢请必到。在别人问起文宓八卦时,便炫耀一番那价值万金的紫砂壶,推荐一下他封地出产的豫毛峰,顺便跟圈中好友讲讲这茶道的妙处,说说文宓书法的优美。
一时间文宓的名字从纨绔界流传到名流圈,成为这些天洛阳城的头版头条新闻。
当然,也有负面新闻。关于文宓分府别过,不听文俶训教的话也传得沸沸扬扬,夹杂着文宓忘恩负义,急不可耐地搬进前陈思王府的传言。
后世娱乐圈已经证明,人的名声无论好坏,炒炒都能红。文宓便不可避免地红透了半边天,甚至抢去了那个击败丁奉,回京述职的牵弘将军的风头。
可是,像这制作工艺不可琢磨的紫砂壶一样,文宓此人更像是谜一般的存在,京都江湖中只流传着他文武双全,书画双绝,词曲绝妙的传说,却没几个人见过他的模样,这正合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风范。
于是人们更好奇这私生子到底是何等人物。
人们愈好奇,文宓的名声愈响亮。人人都在谈论歌曲和书法时,没有人知道他变成了宅男,正闷在家里苦苦熬制那牛胶。
他自己宅的开心不要紧,不料却惹恼了别人。
头一个是甄德,他今日驾临文府,看到文俶就开始抱怨文宓不懂孝敬长辈,他已向多位好友夸口,要让他们品尝文宓茶艺,为何文宓回到京都后不来他府上问安?
还有,他一路照付文宓,可文宓有美酒居然只与卫岳、张环独享。更过分的是,昨日偷偷在家做全猪宴,居然不告知他,枉他一路教导,悉心照付,实是可恶至极。他今日就是来问罪的,文宓不亲手做二十几道菜,绝不原谅。
还有卫岳,他晚一步到的文府,还是带着重礼。听完甄德的抱怨,卫岳也跟着抱怨。这几天他辛辛苦苦为文宓扬名,可这兄弟却始终不上门见他,害的家里兄弟姊妹都以为他在吹嘘与文宓的交情,让他很没面子。
出来混纨绔圈,要的便是面子。好兄弟居然不给面子,这还了得。
今日卫岳索性拉下面子,做兄长的去弟弟家里,就是来上门问罪的。
文俶听完,好不气恼,他也想抱怨。
文宓回家这几天,搬到文府就不回来了。说是晨昏定省,还真是一早一晚才能见到。开始还能一起吃个饭,现在想坐下来说几句都没时间。枉他提心吊胆许多年,现在又要帮他挡住各路说客。这儿子,真是白养了。
三个人越说越气,便一起打上文府去。
这才有了文府前的一幕。
文宓走出府门,便看到一脸怒气的甄德和文俶端坐车上,后面车上的卫岳则是一脸幸灾乐祸的模样。
甄德卫队的几个熟人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此外还有几个过路看热闹的。
甄喜也在车上,他看到文宓出来,嗷嗷叫着迎上去,嘴里含着“文旻”“文蕊”,从文宓身边跑了过去。
这熊孩子也不知道打个招呼,文宓想开个玩笑,可看甄德要发飙,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拜见。
甄德端坐车上一动不动,待他礼毕才说:“哼,文府门槛高,老夫进不去。”
“晚辈迎接来迟,还请甄公赎罪。”文宓只好擦着汗赔罪。
甄德并不算完:“赎罪?如今住进王府,便看不到我那国公府了。枉老夫在陛下面前多有美言。”
文宓听他这么说,想起了那最大的紫砂壶,不知道该谢还是该骂,只能低头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