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开始郑华民完全外行,也没请真正懂行的,研究室也一步步走向完成渐渐完成了基本建设,布置好仪器表等开始了初次运转。
不过虽运转了,到底亏在没有真正专家,研究项目也是郑华民拍脑袋想法,一开始磕磕碰碰怎么看怎么也是如草台班子还是如富家大少瞎胡闹。
这样的状况真懂行的人看到肯定会笑掉大牙,还预判死刑。只是这研究室处在深山,三个学历高一些的虽知道如此搞有点儿戏,但见资金充足,郑华民人不错也跟着起劲忙碌这些,直到一个月后基本走上正道众人也不松懈。
为答谢众人信任与不计较时间的群策群力工作,郑华民也不亏待他们,正式开始研究工作时发了一个月额度的加班工资还加发了数额不等奖金。
奖金当然有差额,乃是根据每个人在研究室完善上的作用不同而有多少。如此有工作经验的褚云与冯丽音比较便宜,因为他俩没杀过猪也当过屠夫助手,在研究室布置、运转、仪器表配备、制度等方面所提建议作用最大。
但就算如此毕竟都不是专家,以致研究室制订的研究项目不是太高大上,制度也不大完善。研究项目太高根本无法完成,就是有点凭感觉走。
如郑华民第一个项目是分析五叶莲的所有成分,这事一开始当然容易,但事实上到生物碱这层次不说这小研究室,国家级研究所也不定能一时三刻完成。
第二个项目是他觉得太祖药方似乎是对癌症有奇效,这是研究太祖药方得出的。药方太祖不可能藏起来而是在行医过程中不断记录着药案,并一早在教育儿子医药知识时也顺带讲述。
太祖因看清末形势悲观对儿子的医学教育很早,只是他死的太早又是一个意外,致使儿子学习中断特殊药草退化这第二个意外,郑家才从名医降为乡村草头郎中的。
因为行医这个传统保持了下来郑华民才会第一时间对此敏感,不然拿到太祖札记也会认为郑家医术下降是后代不如太祖出类拔萃。进士是百万分之一的比例,真不是现代博士可比的。
另外不是行医传家与爷爷教了他多年中医药知识,他看到太祖药方也不会与治癌联系起来。因为太祖药方注释病症都是肠痈、肺痈、热痈,或骨痨、血痨、肺痨之类,没中医药知识的人根本不明白这是在说些什么,怎么都没听到过有这病呐?
郑华民虽不能肯定太祖药案这些病症名目究竟是现代什么病名,因为那时没有太多检查手段,仅从病症分类十分宽泛、含糊。只是这些病症中许多应该是今天定为癌症的恶疾是肯定的,而据太祖药案似乎是他用特殊药药效显著,虽不是药到病除,绝大多数人是有效的。
因为有此想法第二个项目就是试验太祖药方抗癌医癌方面的作用,但这是个猜想,所以只能进行宽泛性质试验,等有效果才能进一步研究。
这二个项目其实一个已经太高大上尖,第二个却如瞎摸,到是第三个有点实在。郑华民一直在吃桃叶李(他给起的名,就如五叶莲一样,不然研究时叫野果太搞笑。)锻炼身体越来越好,他欲搞清被动吃不运太一功有没有效?有效的话普通熬煎、低温萃取、鲜果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此三个项目分工后褚云有生物基础管分析五叶莲成分,邬福林为助手;养小白鼠喂食、记录等由冯丽音负责;病理解剖、分析方面邬福林大学时成绩不错,主要由他负责。
分工合作,麻雀虽小项目奇特,这个魔幻研究室就上路了。而郑华民此时的角色明的是研究室负责人、所有人的助手,五叶莲与几种药膏采摘、熬煎、配方者。而暗中是洞中天地药草人工助育、采摘者,兼火山盆地研究者,淘(捞)金人。
这些人中郑华民工作最多,劳动的时间最长,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这是他心里满足、愉悦的缘故,也是他的体力与精神真比普通人强几倍。研究室现在所有重活他才是第一好手,大表哥正在壮年却比他差许多,这让所有人惊叹难道只有他吃饭是净长力气的。
吃桃叶李已经很久了,郑华民现在根本不敢在人前尽全部力气。虽然没有正式测试他觉得自己比二个大表哥还力气大,看样子身材高挑不大壮实,也不是肌肉贲张的健美汉子,这样力气大用出来他怕真是会吓死人的。
其实现在没吓死别人他的心里也有点忐忑,七上八下地担心。当初毛毛糙糙大吃一通桃叶李差点儿送命,后面似因祸得福身体强壮力气大了,可这是除了传说中的仙草没有真实先例。
没有真实先例就是说吃这个可能透支生命,后来想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只是木已成舟懊悔无用他才坦然面对,当然心里总是虚约约,这次将桃叶李作为小白鼠试验项目,就是想了解这后遗症有没有。
只是小白鼠寿命通长在18--20个月,正式试验日子尚短无法评估。只要连续喂养五个月应该看出问题,研究室六月底开始筹办八月底正式运作,到新年应该有些眉目。
好在郑华民心理坚韧,事已发生也不怨天尤人外,心静下来还敢继续服用。换大多数人误食有之,一时心情兴奋继续服食有之,反思过来觉得不保险再服食者极少。
当然让他高兴的是第一批小白鼠到货时研究室还未能正式开始运转,他拿了十只回自己小院养着。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计算体重也给这些小白鼠每日服食相当他吃相当人类二颗的量。
这个饲养虽不正规但也能说明些问题,而且已经养了一个多月如人类四五年没出事一切正常,终究是个好消息。另外这些小白鼠似乎是更健壮有力了可能是正在走向它们最强壮时,没有对比,没有正式分析这只是迹象而不是事实。
这迹象让足够让郑华民放心一些了,既成事实,而现在看到好处,预想中的危机又未证实总是好事。特别是正式试验过了一个月这个项目五组小白鼠,六十摄氏度萃取、八十度萃取、一百度熬煎、鲜果、正常对比五组中第一组最抢眼,力量、敏捷、持久等上面至少30%提高。次是鲜果、八十度萃取组,特别是经邬福林检查没什么异常更是个好消息。
说实话这个试验还不够过硬与权威,这是这次虽也有对照组,可检验力量、敏捷、持久的仪器是郑华民设想由陶军制造的。虽然最终使用各组小白鼠的平均分能证明这个土东西还是可靠的,但毕竟之前好像少有人做这样的试验项目研究,没这方面试验标准。
不管标准什么的这个成功郑华民高兴,众人也高兴。虽然数据不权威趋向十分明显,这不是相差一点点,而是30%,一个人增加三成力气不算啥事,成千上万人增加三成那还得了。
研究室其它方面研究还只是勉强开步,而这项目明显有效果众人当然欣然。另外出成绩这里如草台班子状况才能持续下去。这里生活还挺好的,众人也想长期在此工作下去。
本来这研究项目到此算是获得猜想结果,该进行更严谨,更正式试养研究。但郑华民总不放心桃叶李的长期作用,决定将试验延长至这期小白鼠生命期结束,每五个月解剖几只看了这结果再说。
对此三人觉得如此一来有点浪费时间,不如再换一期扩大试验,并且再严格饲养纪律,对检验仪器表也尽量找正规的,如此几期拿出够硬数据或许可以进入更高级试验,甚至是获得批准征集志愿者进行人体试验,人体试验一二年无大副作用、后遗症一推广这药就值大钱了。
当然郑华民是老板,他的决定三人只有建议权,另外这样试验也可以试出更多东西,因为郑华民的试验方案是每个月停止五只小白鼠喂药膏,鲜果组与六十摄氏度合并,其它二组合并,这一来可以看出更全面后果。
另外这试验终究要做,因为短期变化与长期影响是必须都搞清楚的。如果只有短期变化透支生命力也不定是好东西,虽然会有人愿意以一时辉煌来嬴得精彩,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不定是好选择,或属于两难选择。如此这东西就局限较大,有关部门对批准它人体试验与上市肯定有争执。
因有这可能三人认为郑华民的方案也是必要的,最好还是双管齐下,如此投入资金不多,只需添个饲养员由冯丽音带着就行。
对这方案他从善如流,正巧有人介绍邻村一刚毕业高中生高考失败,出外打工父母舍不得自己也怕。于是名叫陆秀雅的女孩成为研究室第六名员工,小白鼠增加饲养量进行了新一轮试验。
只不过扩大试验容易,正规的小白鼠体力、敏捷、持久等测验仪器表及试验规范等东西要多方去打听。实在没有还是只能与陶军一起研究更合适测验方案与仪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