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篡清从海商开始 > 第一百零三章 异人与兵事

第一百零三章 异人与兵事(1 / 1)

时间进入六月份,吴孟奇如今已经入主兰芳的半年有余。

这一日,他在总长府见到了从琼州回来的叶达,同时也收到了王胜的来信。王胜在信中记述了这段时间内,西南时局的变化。继湖北宜都、枝江举义后,长阳、来凤、当阳、竹山等县的白莲教教徒也接踵而起。到了三月份,襄阳地区的教徒也参与了起义,而各地起义军队随即纷纷朝此地汇合。

清廷得知消息后,为之震惊,急由陕西、广西、山东调兵七千人人,会同湖北及四川清军共万余人,由都统水保及湖广总督毕沅等指挥,实行分区围攻。经过数场激战,白莲教在湖北所据山寨或县城,多被清军各个击破。可是活动在襄阳地区的起义军却屡次打退了清军的围剿,而且实力还在迅速壮大中已经聚众数万,而此时清廷却有些后继无力了。

如今在西南活动的叛军,不仅仅只有白巾军一支。早在去年,湘黔川地区便爆发了苗民反清起义。清廷的南方大军现在正由清朝云贵总督福康安统领在苗疆平定叛乱,因此短时间内清廷对襄阳的白巾军有些鞭长莫及。而且王胜在信中告诉了他一个更惊人的消息,据说作为清廷平乱先锋的福康安如今已经病逝于军中,现在南方的清军正处于军中无帅的状况。

吴孟奇放下信,思索着,而叶达站在一旁也不说话。得知了这些消息后,吴孟奇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白莲教在清朝的信徒很多,分布极广,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他们是有民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聚众数万。而且他们起义的时间也选的很好,如今清廷正处于权力交割的阶段,对很多事情控制力大不如前。而且现在老天似乎也在眷顾他们,清朝现在经验最丰富的统帅却在这个时候因病亡于军中。看来这场洪水,似乎有些势不可挡了。

“叶达,你这次带回来多少人?”吴孟奇抬起头问道。

“大概有三四百人。”

吴孟奇听了他的回答,有些惊讶。叶达此行不过一艘帆船,如此算来这船上一共有五百余人,加上那些运来的粮食,这艘帆船真是满载而来。

“为何会这么多人?”

听了吴孟奇的问题,叶达忙解释道:“东家,你有所不知,现在西南年年战乱,朝廷又年年加重税收。很多百姓在家乡都不活不下去了,如今纷纷聚集到广州城里。老王每次去广州的时候,都从那里带回许多人。您可能不知道,如今你只要有粮食,那些人就跟你走。现在咱们在琼州的港口,光流民都有万余人了。咱是只有一艘船,要不然这次带回来的人更多。”

收罗流民,移民兰芳是吴孟奇交代王胜做的。只是他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现在居然是这样,看来清国的这场风暴比他想象的更大。如今西南时局已经糜烂,很多的百姓四处外逃。这些人都是无家无业之人,他们在清朝已经没有生存的地方,海外成为他们目前唯一的出路。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带回来的人都交给码头上的人。”

“好的,东家我知道,只是老王让我带了一个人回来,想让您见一见,您看是不是要见此人?”

吴孟奇一听便问道:“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这人叫谢清高,是嘉应州程乡金盘堡人士。据说他是个异人,十八岁的时候就跟人出海,去过西洋很多国家,而且会说很多种西洋话。哦对了,他还来过兰芳呢。”

听了叶达的话,吴孟奇对这个人有了些兴趣。

“你回去把人带来,我见一见他。”

待他走后,吴孟奇便让人把刘司言找了过来。

“总长,您找我有何事情?”

“刘先生,我想知道今年来兰芳的汉人有多少人?”

刘司言想了一下,答道:“总长,具体的还没统计出来,我估计到现在为止大概有万余人。”

吴孟奇听了,盘算了一下。汉人迁移南洋,是早就有的事情,这条航路上不只是他一个汉人船队。而现在来兰芳的这万余人,还是受限于海运能力。若是能加大海运规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加倍。

在他盘算的时候,刘司言继续道:“总长,今年也不知道怎么的,比往年多了很多。只是如今来兰芳的汉人大多数都是一贫如洗,咱们得想个办法安置他们。”

吴孟奇听了,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刘先生,你以总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公告。”他说完,考虑一下接着道,“从现在开始从清国来兰芳人,到岸后,一律得把辫子剪掉。”

刘司言听了,提出了意见:“总长,这样是不是太强硬了,恐怕这些人会有怨言的。”

“不,现在这个时机正好,这些人都是在清国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他们对清廷是不满的,你就按照我说的来办吧。”吴孟奇知道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习惯,即使是来兰芳几十年的人,心里想的也是回清国去,比如说罗兰柏、江戍城。而如今吴孟奇主持兰芳大局了,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臣民身在曹营心在汉。

“另外关于如何安置他们的问题,我有个想法。刘先生,你算一算,若是我们能把坤河附近的土地占领了,那么这个地区能养活多少人?”

刘司言在心中计算了一会,开口道:“总长,我估计大概可以养活十万到二十万。那里水系发达,土地很适合耕种,而且坤河还可以养活很多渔户。”

吴孟奇点点头:“好,那我们就占领这里,以后来这里的汉人就不缺土地了。”

刘司言皱眉道:“可是总长,老总长生前和三发的苏丹有过盟约,咱们如此做怕是不得人心的。

吴孟奇笑道:“刘先生放心,咱们是和三发苏丹有盟约。可是如今这盟约不是我们打破的,而是他们打破的。你想想之前彭经国作乱的时候,那些回教徒是如何来的。”

“总长所言甚是,的确是他们违反在先。”刘司言听罢笑道,“而且康元魁如今不知所踪,想来一定是躲入了回教徒的土地。咱们正可以利用这个借口,进入坤河地区,要求苏丹做出赔偿。”

刘司言所说,正是吴孟奇所想。在这个时代,道义还是很重要的,如今以这个事情为借口,强行占领坤河三角洲正合适。

“刘先生,此事便如此定了。可是苏丹是不会轻易就范,你立即就让东万律的驻军抽出一部,调来坤甸。同时在坤甸城内,再征集一些兵力。我看可以在刚刚迁来兰芳的那些人里想想办法,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也免得他们闹出事情来。另外,刘先生你以总长府的名义书信一封去戴燕国,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出兵,从东西两面夹击三发苏丹国。”

戴燕王国是由兰芳公司的老人吴元盛所建,一直隶属于兰芳国下。吴元盛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戴燕国,可是因为他十分年幼,如今统治戴燕王国的是吴元盛的未亡人。

“总长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吩咐把事情安排好。”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黄嘉福推门进来了。

“总长,叶达领着人来了。”

“你让他们进来。”

之后,跟着叶达进来的是一个留着长辫短须的清国人,此人想来就是谢清高。

刘司言似乎认识此人,起身疑惑道:“谢清高,是你?”

谢清高见到刘司言笑道:“刘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乎?”

刘司言闻言笑道:“谢兄,真是一别多年了,听说你几年前去了欧罗巴,这是刚刚回来?”

“正是,我刚回来便听说老总长病逝的消息,因此特地赶来兰芳,拜祭他老人家。”

听他说到老总长,刘司言也有些神伤,对于他们这些兰芳老人来说,罗芳柏如今依然活在他们心中。过了一会,他缓和了情绪,开口道:“谢兄,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兰芳的新任总长吴孟奇,他也是老总长的外孙。”

谢清高听了,便对着吴孟奇行了一个大礼:“憋人谢清高,见过大唐总长。”

吴孟奇听了,起身笑道:“谢先生,无需如此,请坐吧。”听了两人的谈话,吴孟奇觉得此人确实是个奇才。刚才他听叶达所言,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这人似乎真的去过不少地方。

待来人坐下后,吴孟奇便问道:“谢先生,你是刚从欧罗巴回来,不知道此次去过哪些国家?”

“回总长,在下此次去欧罗巴,到过弗朗机、法兰西、英吉利诸国。”谢清高听了吴孟奇的问题,回答道,“只是如今欧罗巴很不太平,我在那里待的时间并不长,之后便跟着欧罗巴人的船只回来了。这次,我在广州城见到了王胜,听说罗总长病死的消息后,就打算来此拜祭一下,还请总长代为安排一下。”

“好,谢先生有心了,我会立刻安排人陪同您去的。”吴孟奇听了谢清高所言连连点头。欧战的消息,在亚洲的西洋人都甚少知道,而他一个汉人却已经有所耳闻了,看来他真是去过欧罗巴。吴孟奇对他有了兴趣,更有了招揽之心,如今兰芳百废待兴,正需要他这样开眼看世界的人。

“谢先生,你刚来兰芳,想必还没有住的地方吧。不如就住在总长府里,我对于欧罗巴的事情很感兴趣,正好趁这个机会向先生讨教一二。”

谢清高想了一下笑道:“好,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讨教不敢当,总长若有用得着在下,请尽管吩咐。”谢清高为人没什么傲气,毕竟他的身份说穿了不过是一介海员,这样的人在清国很少有人看重。可吴孟奇却不一样,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黄嘉福,你安排谢先生在总长府住下。”待黄嘉福把谢清高领出去后,吴孟奇转头问道,“刘先生,你和这位谢先生是老相识?”

刘司言点头答道:“是的,此人早些年就来过兰芳。我与他虽相识不久,可是和他交谈过几次,发现他见识广博,有些事情往往语出惊人。”

吴孟奇听了,便道:“刘先生,我若有心留他下来,你可有法子?”

刘司言笑道:“总长,放心,这个简单,一纸文书即可。谢清高虽然见识广博,可他没有功名,在清国也不过是一介海员。若是总长许他一官半职,我想他会留下来的。”

“好,既然如此,就劳烦刘先生出面说和一下。”吴孟奇说着想了一下道,“如今咱们和荷兰人来往频繁,码头缺少一个通晓西洋的主事人,我看就让这位谢先生去试一试吧。”

“总长放心,我一定把此人留下来,为总长效力。”

“这样最好,刘先生去忙吧,我这里没别的事情了。关于军队出征的事情,一定要准备的细致,这是兰芳国的大事,切莫出了问题。”

刘司言答应了下,就告辞离开了。

很快,这一项项命令就从总长府传达到兰芳各地,整个兰芳国便开始运转起来。大批兰芳的官员走进了清国移民居住的棚户区,一个个招兵点随后建了起来。这些刚刚来此的汉人移民,居无定所,又没有半寸土地。而现在他们见到兰芳国的招兵告示后,纷纷踊跃报起名来。因为他们初来兰芳,需要一个正式的身份融入此地;另外这纸告示上许诺他们,将在战后从兰芳国分得一块土地,这正是他们最看重的。

这些人原本在清国都有田地,可是这些田地因为种种事情,已经被各地的乡绅财主霸占了,因此他们才会来到兰芳,而吴孟奇便用苏丹手中的土地,对他们画饼充饥。而这些失去过土地的人,最看重也正是土地,很吃他这一套。短短几日,各个招兵点就完成了招兵的名额。

只是这些人未经过训练,恐怕上不得战阵,真正能用于作战的还是城守兵和总长府的卫队。而之所以征召他们,一来是可以用做辅兵,壮大声势;二来,也让他们真正为兰芳做些事情,融入到兰芳国中。吴孟奇这次攻击三发苏丹国,就是为了汉人争取生存的空间。可是人们对于

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他们才会真正的感谢为他们带来这些东西的人。

经过近一个月的军事准备,坤甸城外聚集了三千人马,这些人中有一千人是兰芳正规军,其余人都是在坤甸征集的临时辅兵。一场出师典礼后,吴孟奇便领着这支兵马朝坤河三角洲而去。如今三发苏丹已经正式拒绝了兰芳国的要求,他们这次的目的就是要扫荡三角洲地区,把回教徒驱赶到其他地区,彻底控制这块富饶的土地。

最新小说: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 霓裳铁衣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 公主万福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