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o13-o1-22
贾荣再也没有看他们一眼,这两名铁匠以后也不会在世间出现,北地郡匠作坊的秘密任何人也不能泄露,选择留下,就是选择死亡,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才不会透露匠作坊的机密,马镫、马蹄铁是北地郡而今最大的机密,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为了大局着想,贾荣宁愿做一名刽子手,两名铁匠的家人也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金。
匠作坊的东西全部装上马车,日夜运往灵州,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销毁,即使损失颇大也在所不惜,不能让有心人现丝毫的端倪,不过匠作坊庞大的工程却是留了下来,这里,贾荣相信。他还会回来的,而今只是暂时的离开。
这一夜,北地郡的百姓人心惶惶,还没到夜晚,街上的士兵就已经将所有的行人撵回了家中,一队队的士兵带甲在城中巡逻,全城实行了最高戒严,与此同时,一辆辆的马车奔赴城外,向着灵州的方向赶去。
太守府内,贾荣将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的说与了下的张立。
张立喟然长叹道:“主公如今正是在风头浪尖之上,特别是主公雒阳之行,更是触怒了袁太傅,或许在灵州暂避锋芒是最好的选择。”
“子荣兄就不想着在北地郡当功曹,跟在我的身边子荣的官职只会降不会升。”贾荣嬉笑道。
张立听完之后,立即变了脸色,声色俱厉的说道:“主公将我当成了什么人,属下虽然不才,却也知道从一而终,即使主公被天下人唾骂,立也会一直跟在主公的身边,虽身死而无悔也。”
贾荣急忙说道:“子荣兄不要介怀,我只是随便说说的。”
“以后主公切莫再说这样的话。”张立严肃道。
贾荣不断的说好话,这才缓和了张立的情绪。
有如此忠心之士跟在身边,还有什么奢求呢,贾荣不得不换一种眼光来看大汉的文人,像张立这样的忠贞之士,从一而终,何其多也,只不过自己以前见到的鼠目寸光唯家族利益是图的人太多了,以致对大汉的文人也抱有了一定的偏见。
汉朝经过了将近两百年的安稳,文化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展,涌现出一批负有大志,立志报效国家的士子也不在少数。
大汉的文人,最重名节、声誉,更讲究从一而终;良禽择木而栖,是那些跳槽的士子找的一些借口罢了,四百年泱泱大汉,涌现的人才何其多也,这也造就了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大时代。
张立针对贾荣的一系列措施,又给予了几条建议,将贾荣的布命令中的不到之处进行了补充,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历练,张立已经逐渐展现出胸中的才华,军事不是张立的擅长之处,不过张立的内政才华却是十分牛叉,不愧是颍川学院出来的,以前一直想着通过张立的渠道挖几名颍川学院的学生来,由于事情忙忘记了,这次在灵州安顿下来之后,一定要将此事办妥,人才有了,以后也不愁治地无人管理。
贾荣相信,大汉朝也会如历史上那样一步步的走向灭亡,从蔡邕的口中,贾荣也得知了汉帝想要变强的心思,病入膏肓的大汉真的还有救吗,汉帝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权谋家、商人,在宦官、外戚、世家之间不断谋取利益,但却不是一个雄韬伟略有远见的君主,就从汉帝放权各州刺史之事上就可以看出,不出几年,汉帝驾崩,幼帝势弱,必将引起灾难,天下之主的位置,太具有诱惑力,谁不想来做一做,包括来自未来世界的贾荣,也想体验一下成为皇帝的感觉。
一封封的信通过快马传往北地郡各县,这一夜,有心人可以现,不仅北地郡乱作一遭,连太守府的灯也是彻夜未熄,世家更是紧紧收缩各自的势力,紧闭家门,严格按照巡逻军士的要求,以免引火上身,他们的家主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北地郡即将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自然来自太守府,不过现在还没有得到消息罢了,贾荣可不是什么善茬,惹恼了他,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关键时刻,谁也不想自家的实力受到损失。
贾荣也想过占据北地郡,不听从汉帝的差遣,但是汉朝的军事力量容不得贾荣这么做,经过了黄巾之乱,羌人之乱之后,汉朝的军事力量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存留下来的士兵都是百战士卒,皇甫嵩、张温等大汉名将更不是一个小小的北地郡所能应付的,大汉的国库空虚不假,但是士卒却不容忽视,这时候乖乖的听从汉帝的命令才是最正确的,做一些小动作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能触动了皇权。
次日,北地郡的百姓惊奇的现,昔日打铁声不断的匠作坊十分的安静,城内的戒备依旧十分的森严,一辆辆的马车驶向城外,马车上的东西更是被布所遮盖,根本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一道道的布告贴到了北地郡各地,贴布告所用的全是这些普通百姓平日视为十分珍贵的纸。
布告上的消息很快的传遍了北地郡,整座城池彻底的轰动了,彻底的沸腾了起来,布告上的消息当然是传达了贾荣即将离开北地郡前往灵州赴任一事,不用说,所有的人瞬间都明白了昨晚为什么城内会有那么大的动静。
贾荣的离去无异于晴天霹雳,不少的人潸然泪下,贾荣做北地郡太守的时间并不长,但给百姓的印象却是最深的,百姓永远是朴实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便记住了你,特别是贾荣在雪灾来临的时候救的那些百姓,更是难以忘怀贾荣的一番话,还有贾荣亲自拉犁耕地累到在地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
更多的百姓则是愤怒的举起了他们的拳头,大有贾荣振臂一呼,从者云集的趋势北地郡的百姓羌人居多,羌汉混血儿更是数不胜数,他们都是一群不安分的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贾荣只能再次出面解释,才将百姓的情绪安稳了下来。
贾荣的离去的时候,全城的百姓纷纷来到街道的两边,一时间,北地郡的街道变得人满为患,不少的百姓更是端起家中平时不舍得吃的食物送到了军中。
贾荣没有任何的矫情,全部照单收下,这是百姓沉甸甸的情意。
贾荣颇为无奈,本想着悄悄离去的,张立却说,贴一个布告更好一些,古代的官员都讲究这一套,贾荣也就依言照办了,谁料造成了眼前的情景,激动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是离百姓而去,同时还将北地郡的匠作坊给拉走了,张立却据理力争说什么要看看百姓对贾荣的归附程度。
正在前行的贾荣看见几名老者跪在中间,急忙下马,将几位老人一一扶起,苦笑道:“几位老伯这是干什么?”
一名老者声泪涕下的说道:“没有大人,也就没有了小老儿一家,去年的大雪把小人的房子压塌了,是大人救了老汉。”说完。老汉又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百姓听闻此言,也是忍不住哭泣,北地郡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得到过优惠的政策,在贾荣的统治下,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是前所未有的感觉,以前他们都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吃了这顿饭,考虑着下顿饭该怎么办。
听闻老人的话语,贾荣也是鼻头一酸,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将老人扶起,郑重的说道:“父老乡亲们尽管放心,我还会回来的。”
其中一名老人拉着贾荣的手哭着说道:“大人的麾下可还缺士兵,我的孙儿已经到了可以入伍的年龄,若是大人不弃,就收下我的孙儿吧,让他在战场上跟随将军杀敌。”说着将旁边的一个少年拉到了贾荣的旁边。
在人人逃兵灾的年代,竟然有人主动将孙儿送往军队,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事情生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将家里的孩子向贾荣所在的西凉军送,这一刻,所有的西凉军士兵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贾荣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道:“想加入军队吗?”
少年沉重的点了点头。
“大家尽管放心,若是军队需要士兵的话,一定通知你们的,到时你们将士兵送到军中考核。”贾荣大声喊道。
几名老人相互搀扶着离开了,一路上,气氛变的十分的凝重,百姓一路跟随着贾荣到了城外五里的地方,北地郡的士兵一个个挺直了胸膛,百姓对他们的爱戴就是他们的荣誉,他们的手中还拿着馒头等一干食物。
不知是谁带头向着贾荣下跪,只见所有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上,场面极其壮观。
贾荣彻底的被震撼了,眼前的情景让贾荣无法拥用言语形容内心的感觉,这是北地郡所有的百姓对自己的肯定,还没听说哪个官员离职会得到如此隆重的送行场面。
求收藏、红票、打赏!喜欢本书的朋友在阅读之余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