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斩草除根(1 / 1)

朱厚照把智囊团和西山的高层聚在了一起开了个会议。

眼下的事情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都有联系。

把事情放在一起商议一下。

据前线传来的战报。

马中锡平叛的事情并不顺利,原本只是对付河北的反贼就颇为勉强,现在山东的反贼杨虎也在向着河北方向移动,给马中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朝廷已经继续在河南和陕西调兵支援了。

明朝重文轻武的弊端再次体现出来。

平叛只能启用文官作为主导。

也怪武将里确实没有能堪大任的人。

要寻根溯源又要从土木堡之变开始说起了。

在那场大败中明朝的武将种子死的差不多了。

在京师保卫战中是文官于谦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在那之后,文贵武贱的格局就此形成,每逢战事由文官统率成了定例。

然而不是所有的文臣都是于少保,马中锡显然就不是。

智囊团们分析着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后,觉得马中锡太保守了,甚至达到了贻误了战机的程度。

叛乱刚开始的时候,叛军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指挥和战力,越早发动进攻对官兵越有利。

马中锡非要等到援兵到来,合兵一处对反贼发动围剿。

稳倒是稳,但是给了叛军整合和发育的机会,被赵真赵哲军突围成功,第一次围剿失败。

叛军仗着马匹多行动快的优势带着官军绕圈子,把用兵死板的马中锡耍得团团转。

也就是飞球营的侦查效果太好了,才让官军能一直跟上叛军的步伐,把叛军困在了一个固定区域,没让叛军冲出河北,去祸害其他省份。

其实马中锡之所以选择这么稳的用兵方式,也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给自己作保让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有关。

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太重,根本不敢放开手脚。

然而山东的叛军向着河北移动的消息让马中锡更慌乱了。

这一股叛军就够让自己难受了。

又来一批!

朝廷虽然也给自己调拨了官军,但是估计没有叛军来得快。

智囊们分析眼下的局势。

都觉得此时马中锡应该做出继续围剿赵真赵哲的假象。

派出部队在杨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杨虎一波。

但是以马中锡的行事来看,估计他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更加奇怪的是,在研究了两支叛军的行事后,发现两支叛军似乎非常的有默契。

杨虎军高调宣布对河北的叛军进行救援,给官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从赵真赵哲叛军的行动路线和行事风格来看,似乎是有高人指点。

进退颇有章法,根本不像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农民叛军。

最后智囊团给出了结论,马中锡平叛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只不过要多耗费一些时间。

大概需要半年往上吧,天气越冷叛军的士气越低迷,对官军越有利。

朱厚照很气愤,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要是就眼下这么一只叛军倒好了,你慢慢平叛也不影响什么。

这个时候自己还要注意走私集团的暗中窥视。

他们指不定还要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在讨论完了平叛的问题后,话题又回到了如何应对走私集团的反扑上。

眼下正在实行对走私集团的分化。

朱厚照的几个结拜兄弟已经火速南下了。

帮朱厚照去联系参与走私的勋贵和藩王。

勋贵们世代通婚,不出三代必然会论上亲戚。

朱厚照的结拜兄弟跟着参与海上贸易,挣得盆满钵满,以自身为例去说服亲戚放弃和走私集团合作,转而支持朱厚照,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厚照和朝廷以往重农抑商的态度不同,十分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大臣们没少因为这事儿弹劾朱厚照。

不过朱厚照在商人口中的口碑是极好的,商人们十分支持重视工商业的朱厚照。

也亏得朱厚照给自己打造的良好口碑,想要挣钱的勋贵们自然愿意跟朱厚照合作,没必要继续跟着世家大族薅朝廷的羊毛。

开海禁之后合理合法的进行海上贸易,钱也挣得舒心不是。

参与走私的官员们就更好办了,朱厚照手里捏着他们参与走私的证据。

要么你支持开海禁,以后还让你参与海上贸易。

要么就治你的罪。

这种方式对付世家大族用不了,对付某些官员还是非常好用的。

弹劾朱厚照和天津舰队的折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但是走私集团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朱厚照让智囊团假设自己是走私集团,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智囊团们大部分认为走私集团会在一段时间的拉锯中服软同意开海禁。

我们有强大的天津舰队,主动权完全是在我们手中。

走私集团最后应该会同意开海禁的要求,但是会在之后的贸易权中提很多要求,比方说免税,比方说港口专营等等。

倒是有一两个人觉得,走私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许会做出十分不理智的举动。

可能会引发一场动乱。

朱厚照觉得智囊们可能带入不了走私集团的立场中。

因为他们自己没能切身体会到权势带给自己的优越,就算朱厚照答应走私集团以后在贸易中有特权。

但是特权哪有垄断的利益大。

更何况朱厚照根本不想给他们特权。

朱厚照抛出了一个设想。

“假如走私集团为了保持现在的垄断,扶植一个势力.......”

朱厚照想了想算了,都是自己人,懒得绕弯子。

“假如走私集团为了保持现在的垄断,扶植宁王谋反,意图推翻现在的朝廷,或者跟现在的朝廷划江而治。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智囊团们对太子殿下提出的设想一惊。

随后又觉得这确实是走私集团有可能会走的一步棋。

南京,江西,江浙三地紧邻。

如果宁王谋反能够快速地占领南京,在南京竖起对抗朝廷的大旗。

以世家大族的财力物力站稳脚跟。

说不定还真可以与朝廷掰一掰手腕。

毕竟现在的皇上属于燕王一系,宁王和朝廷划江而治多少还占点理。

谁让当年燕王把宁王给忽悠得够呛。

不过这话可没人敢当朱厚照的面说。

智囊们连忙出谋划策,有说立即想办法召宁王进京的。

有说现在召宁王进京容易打草惊蛇,应该先搞清楚宁王的态度,万一宁王不想造反,这样反而会把宁王推到朝廷的对立面上。

不过给南京守备下密旨,让江西官军对宁王府的举动多加关注是应有之义。

总体来说,就是想办法阻止宁王造反。

朱厚照打断了智囊们的讨论,说道:

“不用想办法阻止宁王造反,我们应该讨论在宁王造反之后应该如何快速剿灭宁王的反叛,顺便儿把江浙地区的世家大族一起解决掉。”

朱厚照的手在地图从江西到浙江那里滑了一下。

智囊里没有蠢人,稍微愣了一会儿就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斩草除根!

这招可以!

最新小说: 都市医仙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势不可挡 望眼欲穿 我自地狱来 天价萌妻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重生之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