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十分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希特勒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根据权威资料,希特勒对中国是持有一定同情态度的,也拉拢过中国,但最后放弃了,希特勒并不仇恨中国,一来希特勒的主要目标和对手是苏联、英国、法国、美国,对中国“没感觉”,二来中国和德国相距太遥远,没有利益冲突,希特勒自然没必要对中国产生喜欢或厌憎的情感;至于希特勒对中国人的态度,应该说也只是“没感觉”,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提到中国只有极少的二三次,都是不太好的词语,但他并非专门针对中国的,因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直接评论日本人“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劣等民族”,他对盟友都这么不客气,更何况是对中国呢,对中国的偏贬性评论只是希特勒的一概而论,希特勒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中国和中国人,加上他又是个种族主义者,认为日耳曼人最优秀,对于他不了解的、跟德国没有利益冲突、远在天边的中国人,他当然是不假思索地认为“不是优秀民族”。
顾维钧在听完陆征祥的翻译后,微微一笑道:“非常感谢希特勒元首的欢迎。我们完全相信元首您有这个能力改变现在德国的一切弊端,而我们的张少帅也是这样认为的。在这里,请先让我向您传达张少帅对您的真挚问候和最衷心的敬意。”——希特勒在成为德国元首前是纳粹党元首,所以他一直被称为“元首”。
真实历史上,德国境内的中国人原本不算少,但在抗战爆发后,绝大部分人都撤离了,但还有一点人,比如,在德国汉堡存在着德国境内唯一的一条唐人街,但规模非常小,只有大约200名华人华侨。希特勒在大肆排犹反犹灭犹时并未伤害中国人,即便中华民国对德国宣战,希特勒也没有专门下命令“解决德国境内的中国人”,直到二战末期的1944年5月时,盖世太保才拆除了汉堡唐人街并逮捕了129名中国人,其中有17人死于集中营,其余的人都活下来了,由此可判断,这些中国人并没有遭到纳粹的屠杀,只是被囚禁,应该遭到虐待,但没有被屠杀。总体而言,希特勒对中国、对中国人的态度是“没什么感觉”以及“不仇恨”,仅此而已。后世网上资料说真实的希特勒特别喜欢中国人或特别憎恶中国人,都是不真实的。
希特勒得知有几个从中国来的客人希望见到自己后,感到十分诧异,他的眼里只有德国政局,对外目光也仅限于欧洲和西方社会,从没想到会跟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人拉上关系。但听说这几个中国人是特地来帮助自己的,希特勒为之喜出望外,他立刻接待了顾维钧等人。
张学良在国内忙得四脚朝天时,顾维钧则在五月份时再次抵达欧洲,协助他的是舒国生,舒国生刚刚完成“挖坟”任务,张学良让他出国协助顾维钧,一方面是为了开辟金三角基地,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暂时避避风声”。顾维钧带着几名心腹随从以及舒国生等几十名配合他的农统局特工,外加一肚子的疑问,同时手持张学良拨给他的两千万美元巨款,以商人的身份不显山不露水地来到了德国。一番辗转后,顾维钧等人终于在慕尼黑市尼克希广场对面用旧时王宫改建的德国纳粹党总部里见到了张学良口里称颂不已、但此时只是一个小人物的阿道夫?希特勒。顾维钧难以置信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刚到不惑之年、脸色苍白且其貌不扬的德国男子,心里暗忖道:“这个人真的会像少帅预测的那样,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德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实在不大相信,但他肯定不会违背张学良的命令。此时的德国纳粹党只是一个二流小党,仅拥有二十万党员,在德国国会里也只有35个席位。奋斗了八年,希特勒距离德国政权中心还是相当遥远。经过上次“啤酒馆暴动”的打击后,纳粹党此时有些萎靡不振,希特勒也坐了八个多月的牢。此时的希特勒正试图东山再起,不但写出并出版了《我的奋斗》这本书,还踌躇满志地忙于建立冲锋队和纳粹党党卫队。
张学良的思想跟芬兰民族英雄、“最伟大的芬兰人”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是完全一样的。曼纳海姆是谁呢?他是芬兰以后的军事领袖,在苏联和芬兰爆发的“冬季战争”中,他指挥3万芬兰军成功击退60万苏军。本来,芬兰是个立场严格的中立国,但因为苏联的进逼,迫使曼纳海姆等芬兰高层依靠德国以抗衡苏联,然而,曼纳海姆虽然亲德,他却始终以芬兰的国家利益为唯一核心,坚定地不把芬兰绑在德国的战车上,为了抵御苏联,他指挥芬兰军与德军并肩作战,在德国大势已去时,他断然地跟德国划清界限,把芬兰境内的德军驱逐出境。曼纳海姆先前的亲德是为了祖国芬兰,他后来的“忘恩负义”也是为了祖国芬兰,他对祖国的忠诚以及他的非凡能力、卓越功绩,不但让希特勒对他非常尊敬,就连他的对手斯大林也对他十分敬重。
在一间面积不大并且光线阴暗的会议室内,希特勒和顾维钧开始了初次会晤,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子站在希特勒后面,是希特勒的头号心腹赫尔曼?戈林。戈林在上次的世界大战中是一名出色的德国飞行员,仪表端正、相貌堂堂,但啤酒馆暴动时,他大腿中了一枪,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伤口一度恶化,为了减轻痛苦,他借助吗啡止痛,结果跟张学良一样,染上了毒瘾。不过,张学良戒掉了,戈林没戒掉,毒瘾还变本加厉,因此搞得现在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完全看不出曾是一名身材矫健的优秀飞行员。在现场担任汉德语翻译的,是精通德语、俄语、荷兰语的陆征祥。陆征祥也是北洋旧臣,北洋政府寿终正寝后,陆征祥和其他很多原属于北洋系统的有用人才一样,被张学良请入东北并加以重用。
“张将军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哦,他可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我十分佩服他。”希特勒平时也很关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去年的“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可谓惊动全世界,因此,希特勒知道原先那个统治中国北方的张作霖大元帅突然被炸死以及他的大儿子张学良少帅继承中国东北地区领导权并随后与中国国民政府议和的事,但只是知道,谈不上多了解,毕竟他对中国和东方不感兴趣。香满路言情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说、违背法律的小说,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
真实历史上,希特勒对中国人的感觉就好像后世中国人对地球另一边的巴西人的感觉:没有感觉。
张学良的政治立场是个“反日派分子”,也是个“亲德派分子”,但他绝不是什么“德粉”,他的亲德只是为他的祖国谋取最大化的利益。
当然了,因为拥有“超越历史的思想”,张学良的格局和抱负自然要比曼纳海姆大得多。
张学良要当的,就是“中国的曼纳海姆”,他要做的,就是曼纳海姆的事。张学良绝对不是什么“德粉”,他的亲德只是为了他的祖国中华,如果德国损害中国的利益,他会毫不含糊地跟德国化友为敌。
希特勒向来都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因此神采飞扬、容光焕发,他风度翩翩开口道:“诸位中国的客人,首先,我热忱地欢迎你们来到德国这个美妙的国家作客,但正如你们所见的,现在的德国有很多令人不愉快的混乱,不过请相信我,这些会在不远的以后被彻底结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