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二战2 > 第172节 塔山阻击战(1)

第172节 塔山阻击战(1)(1 / 1)

这个构想是王树常的儿子、第110师第110旅第537团参谋长兼该团第一营营长王梓楷提出的,他为之取名“白台山立体大堡垒”,根据他的设计,首先,在白台山的山脚下就要挖掘开错综复杂且延绵不断的堑壕和战壕,在堑壕、战壕前埋设大量的地雷,从而形成强大而致密的雷区、雷阵、雷场,山脚下的第一条大型堑壕必须环绕整个白台山的山脚,堑壕里每隔三十米就设立一个机枪碉堡,每隔五十米再设立一个迫击炮阵地,堑壕外要拉上铁丝网,至于环形工事、掩蔽部、火力支撑点、连环地堡群、散兵坑,自然一个都不能少,相辅相成;

王梓楷一愣,继而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白台山是个荒山,山上没有水源,他这么搞,完全就是重蹈当年马谡守街亭的覆辙。

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但这个地方既没有塔也没有山,它只是一个仅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距锦州约30公里,距葫芦岛港约5公里,默默无闻、平平无奇,然而,它却直接关系到锦州和整个辽西走廊的得失,因为它东临锦州湾的大海,西连白台山,是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只有十二公里宽,连通关内关外的北宁铁路从这里穿过。村南是一条干涸的河滩,上面架着一座铁路桥,村东是锦州湾的打渔山岛,涨潮时是岛,退潮时便跟海岸连为一体,村西是一大片宽约8000米的开阔地,散布着一些起伏不大的小丘陵,其中最高的山就是白台山,该山是塔山一带唯一的制高点,但高度也不过200多米,分为两个高地,一个高210米,被称为210高地,一个高207米,被称为207高地。白台山是很典型的北方的山,北方的山大多因为气候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山上植被稀薄,不像南方的山那样长满了参天大树,遍地鸟语花香、飞禽走兽等等,北方的山的岩石和土层直接裸露着,从远处看去,山体呈现土黄色或铁灰色,色彩单调,显得阴沉而冷峻,很贫瘠。白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山体灰沉沉的,山上只长了一些稀稀拉拉的杂草、灌木、杂树,没有植被树林,动物也很少。

早在战前构思“如何守卫辽西走廊”时,王树常就已经意识到塔山将会是个敌我双方必争的咽喉要地,想要守住辽西走廊,就必须守住塔山,但守住塔山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日军拥有制海权,日军战舰会开到葫芦岛港轻而易举地轰射塔山,毕竟塔山距海边只有区区几公里,完全处于日军舰炮射程内,大口径舰炮的杀伤力是无与伦比的,其次,日军还拥有空中优势,如此,如果东北军在野地上、村子里设立工事防线,还没开打就会被日军舰炮群和机群夷为平地,同时,东北军不能调动太多大口径火炮参战,炮群是日军舰炮群和机群的重点攻击目标。

登陆营口的日军第7师团在营口损兵折将、遭到重创,而登陆葫芦岛的日军第3师团一开始顺风顺水,但很快也遭到东北军的迎头痛击。

日军想要从葫芦岛杀去锦州,就必须拿下塔山。

工事完全建成半地下式,形成绵密的火力网,这是第一条堑壕防线,位于海拔0位置;

因为东北军主动放弃了葫芦岛,第3师团得以兵不血刃地占领这个良港,在辽西走廊沿海地带获得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大批日军和大量军用物资被日军舰队送上葫芦岛。第3师团随即气势汹汹地扑向了锦州,师团长若山善太郎中将认为他的部队将会势如破竹地长驱直入,就像不费吹灰之力地轻取葫芦岛一样轻取锦州,但事实很快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王树常沉吟一下,问道:“你把塔山搞成一座要塞,假如塔山丢了,我军想要重新夺回,岂不是要付出跟日军攻取塔山一样的惨重代价?”香满路言情声明:本站所收录作品收集于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你权益小说、违背法律的小说,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

王树常在看完儿子的“白台山立体大堡垒”设计图后,长声感叹:“好一个当代马谡啊!”

“多谢父亲的指点,守军必须要在山上备足饮水,包括桶装水、罐头、水果。”王梓楷连忙道。

再往上,在位于海拔三四十米处挖掘第二条堑壕,与第一条堑壕通过纵向交通壕进行连通,如法炮制,一样的套路;再再往上,在位于海拔六七十米处,挖掘第三条堑壕,等等。

用王梓楷的话说,“白台山有两百多米高,就像圆环阶梯那样不停挖掘环山堑壕,只要时间够,起码可以挖掘五条”;并且,这只是表象,在海拔约一百米处,堑壕开始深入掘进地下,在山体内挖出大量的坑道(地道)和越多越好的地下室,用于充当官兵宿舍、休息室、食堂、医院、存放粮食的粮库、存放武器的军械库、存放弹药的弹药库,从而储存大量物资,“最好把白台山给挖空,坑道工事层数越多越好,起码五层以上”,使得部队人员和通讯网都能受到良好的保护,提升部队在日军炮击和轰炸下的生存力,还要在山头上设立炮群阵地,并且不是露天的,同样是隐藏在山体内的,比如,在海拔150米处挖掘大型地下室,用上面超过50米厚度的山体土石密实地保护藏在山体内的火炮。

第3师团的目标是锦州,该师团之所以会在葫芦岛登陆上岸,是因为葫芦岛港是一个优良的不冻港,很方便日军登陆和卸载物资。防御辽西走廊的是东北军西线方面军,方面军司令是王树常,王树常没有在葫芦岛港沿海部署部队、设立防线,一是因为日军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和海上优势,又拥有极大的空中优势,东北军如果在葫芦岛这个沿海城市跟日军死拼,必然损失很大,二是西线方面军抽调了不少部队增援南线方面军,兵力不够充裕,三是出自东北军总司令部的授意。张学良、杨宇霆、杨杰等人知道辽西走廊的重要性,但他们有更加深谋远虑的作战计划,不打算死守葫芦岛。

日军在辽东湾的登陆地点共有两个,一是湾内东北方向的营口,一是湾内西北方向的葫芦岛,前者是为了配合突破东北军的鸭绿江防线、从朝鲜半岛杀入辽东半岛东北部的日军第3军把辽东战场上的东北军主力全部包围在辽东半岛这个三面环海的天然的大包围圈里继而全歼之,后者是为了攻取锦州,一举截断辽西走廊,把辽系的关内关外两地给一分为二。

王梓楷点点头:“是啊,父亲,我当初参加进攻旅顺要塞的敢死队,他妈的,可真难打!不过倒让我受到了启发,塔山这么重要,也可以改造成一座要塞的。”

根据这些客观现实,东北军想要守住塔山,只能把防御阵地放在白台山内,是“山内”,不是“山上”。因为东北军如果把部队放在山上,虽然会对从山下攻来的日军地面部队拥有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但却会被从海上飞过来的日军舰炮群炮弹、从天上落下来的日军机群炸弹给炸死。换而言之,东北军需要把白台山的中上部位的山体内部给挖空,把部队、装备、物资都放在山内。

位于一百五十米高度的大口径火炮,可以覆盖周围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并且指哪打哪。按照王梓楷的构思,白台山会变得“浑身密密麻麻都是洞”,“小洞有几千个,是枪的射击口,大洞有近百个,是炮的射击口”。火炮口径越大,位置就越高,几十米处是掷弹筒和迫击炮,上百米处是步兵炮和榴弹炮,炮火支配整个塔山战场。

王树常放下王梓楷的设计图,不动声色地看着王梓楷:“你是从旅顺要塞那学来的吧?”

塔山,这个原本在地图上毫不起眼、若山中将从未听说过或者他听说过但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乡下小地方在短短两三天后成了若山中将和第3师团全体日军心头的一个刻骨铭心、永远难以磨灭的“噩梦之地”。

最新小说: 染指皎月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嫡女谋嫁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开局就造歼星舰! 福晋 抗战之超级空降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云台春 七零之炮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