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开创了历史书籍的新风向。”
钱学良虽然只表了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所代表的分量确实不轻的,钱学良之于历史,就好比安庆林之于考古,那是绝对的权威。
而且作为华夏第一学府京城大学的副校长,钱学良是注定要在青史留名的人,他平时不怎么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但是只要他说了,就代表他的态度坚定。
他的这个微型博客一,扶摇的粉丝顿时一片欢腾,网文界作者们也是欢欣鼓舞,就好像扶摇是代表这网文界与正统的历史界的一次对战,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样。
钱学良一话,很多业内的人士也都纷纷站出来挺扶摇了。
“我和林笑认识的时间很长,他的才华我是清楚的,只是我对于历史的研究不深,对于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话题不好多说,但是我对他有着坚定的信心,我相信他无论是做什么,都能做的很好。”丰宁省作协会长胡文东这样说道。
“我是费彬,林笑对于历史的造诣,我是早就见识到了的,早在语文组教材改编的时候,我们全组人员就见识了他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对历史那独到的见解,今年教材那篇笔名为‘迅哥儿’所写的《孔乙己》,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林笑所写的!我想历史界的前辈们,听到这个消息,你们是不是已经惊呆了?哈哈哈哈……”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当初林笑在改编教材的时候,力排众议的写了《孔乙己》,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争议,最终在今上的审批下才得以过关,但是为了保护林笑,所以让林笑换个笔名,林笑便选择了迅哥儿这个笔名。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篇在那个星球流传很广的小说在这个世界却犯了忌讳。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所以才要倍加小心。
当《孔乙己》出现在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时,风头瞬间就压过了署名林笑的两篇文章《背影》和《麦琪的礼物》,尽管这两篇文章都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是风头却被《孔乙己》抢光了。
《孔乙己》这篇文章那种沉闷的气氛以及暗喻,一下子就让专家们感觉到了它真正的用意,但是由于是已经选入了教科书,这种意思很明显了,所以没有质疑的人。反而还开始吹捧起来。
这篇文章出现在教科书之中,在专家们看来,这是今上要正视历史的信号,所以都不遗余力的热捧,并一个个都大声宣扬,华夏人要正视自己的历史,才能更强大等等的口号,而这本《孔乙己》也被美化成为讽刺文中地位然的顶级作品。
林笑当时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呆住了,他完全没想到,当初被最为看不好。甚至准备承受极大争论和讨伐的《孔乙己》,竟然来了一个华丽丽的大逆袭……
林笑也常常想,如果这篇文章的署名,用的是林笑这两个字,那或许会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结局吧?不是或许,是一定!
如果用林笑的署名写出这样的文章,那么不管是不是出现在教科书中,都会收到无尽的抨击,因为他们完全是针对林笑,而不是针对这篇文章。他们有一百种方法来找到针对林笑的攻击点,而让今上也无法插手。
不过现在,当他们知道那篇曾经被他们捧上天去的《孔乙己》竟然是林笑换个马甲所写的,其中大部分的人感觉自己好像是吃了苍蝇一般……
自己打自己的脸呐~!当初捧得欢。现在打得就响,就疼!
尤其是张德开和牛黄山,他们当初可是为《孔乙己》摇旗的带头之人啊!
《孔乙己》只是一个插曲,现在把目光继续挪回到《明朝那些事儿》上面,在费彬透露了《孔乙己》事件之后,对于支持《明朝那些事儿》的呼声更高了。
而黄牛山和张德开现在也不敢出面了。不光是因为钱学良的原因,说实话,他们可以不把钱学良放在眼里,因为学术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对何错,只是观点不同而已,尽可以讨论,但是他们现在觉得丢脸的是《孔乙己》事件,两个人直接在家吐血三升。
事情到此,《明朝呢些事儿》已经彻底得到了历史界专家们的认可,正是成为历史书籍中的一员,这也意味着林笑正式进军文学界,历史界了。
《明朝那些事儿》更新的并不快,甚至说很慢,每天只有两三千字或者稍微多一点的一章更新,除了第二天更新了两章之外,其余的都是无一例外的一章更新,看的读者们大呼不过瘾,这种新奇的写作方式本就十分吸引人,再加上林笑对明朝的时间和人物分析的很有意思,那种幽默诙谐的写法让读者们实在是无法自拔。
《明朝那些事儿》不光是百姓在看,学生在看,很多的历史专家,不管是对林笑什么看法,是喜是恶,也都看着这本书,因为这是他们必须要了解的东西,不管他们对林笑的观点如何不赞同,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也都在赞叹林笑思想的天马行空……这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他们这些搞历史研究的所比不上的。
事情按照林笑预想的那样,从一开始他就对《明朝那些事儿》抱着绝对的信心,现在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确定了这本书的地位,他甚至连一句争论的话都没说就搞定了。
过了几天轻松的日子,现在手里只有这一本书,他也不着急码字,每天看书补充知识,然后就是锻炼身体,散心,陪着乔妮儿狂街,游玩,以及床上运动。
可是好景不长,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林笑决定和乔妮儿去京城和乔永嘉一起过,刚订好机票,他就现邮箱之中收到一封邮件。
一封来自米国的邮件。
林笑想了想,他与米国的交集无非也就是那次交流会而已,或许这封邮件是与交流会有关。
打开邮件一看,一点没错,这是一封来自于米国的邀请函,因为他获奖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