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驯鹰记 > 第二章:训鹰

第二章:训鹰(1 / 1)

这常盛出身贫寒,父母早亡,自幼被少林寺和尚收养,长大成人后就去当兵,从军三十多年,先后跟随杨业和杨延昭父子,身经百战,官衔节节高升。曾娶妻二人,育有三子,由于三个儿子出生前,正好遇上常将军打猎时杀死一只老虎、一只熊和一只鹰,故三个儿子取名为常剑虎、常剑熊、常剑鹰。

第一位妻子在生下大儿子后就撒手人寰,第二位妻子唐梅,是武林名门闺秀,娘家是当今武林八大门派之唐家堡,以暗器功夫名闻天下。唐梅一次在边关遇到仇家追杀,身负重伤,命悬一旦,正遇上打猎的常盛,将唐梅救回军营中,唐梅在军营中养伤近半年,得到常盛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日久生情,结为夫妻。

唐家堡人原本极力反对这门婚事,无奈唐梅执意要嫁常盛,况且生米已煮成熟饭,唐家堡人也就默认了这门亲事,还派唐贵等仆人去常家照顾小姐和姑爷,这唐贵虽是唐家堡仆人,却也是唐门弟子,难怪身手不凡,其来常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小姐和姑爷。

唐梅和常盛婚后育有二子,待小儿子长到四、五岁后,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唐梅和两个儿子一起搬到京城汴梁居住,而大儿子常剑虎已经长大成人,继续随父从军驻扎在边关。

一晃就过了十来年,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提起这常家三兄弟,才华堪比当时名冠京城的陈家三兄弟,说起那陈家三兄弟,可谓家喻户晓。父亲陈省华为进士,官拜左谏议大夫;母亲冯氏对子女管教极严,在其严格要求下,三个儿子都取得不俗成绩,让人刮目相看。长子陈尧叟是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状元,后拜为相;次子陈尧佐为进士,后也拜为相;三子陈尧咨更了不得,文武双全,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高中状元,父子四人时称:一门四进士,兄弟皆状元,可谓前无古人。

这陈尧咨从小喜好射箭,并以春秋时期的神箭手养由基为榜样,专练百步穿杨,年纪轻轻与人比试就能十中八九,后来得到一个卖油翁点拨,箭术精进,更是百发百中,当世无双。出任地方官员后,陈尧咨也时常炫耀自己的箭术,见过的人没有不赞叹佩服的,陈尧咨时常将自己比作养由基,自称为“小由基”。

一次陈尧咨回家探亲,母亲冯氏问其政绩,陈尧咨又开始吹嘘自己箭术,冯氏闻言大怒,提起大棒就打,边打边骂:“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你不把精力放在施政上,却沉迷于射箭,岂不是辜负了你父亲的愿望。”陈尧咨自此表面上有所收敛,但暗地里仍然偷偷以射箭为乐。

与出身书香门第的陈家兄弟相比,常盛和唐梅虽然身为武将和武林人士,但同样望子成龙,对三个儿子的教育也格外尽心,只不过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君之所爱,臣民趋之。自宋太祖发动黄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宋朝皇帝不再信任武将,朝中大权都由文官掌控,甚至带兵打仗的主帅大多数也由文官担任,而当今皇上宋真宗从小在宫中长大,更是好文厌武,因此宋朝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常将军三个儿子中,大儿子常剑虎在唐梅嫁给常盛时就已经满十岁,现在年近三旬,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常家为武将家庭,受家庭影响,好武艺,擅骑射,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一套太祖长拳使得出神入化,曾在一次校场比武中,夺得武状元称号。已多次跟随父亲征战沙场,此次常将军入京任职,常剑虎仍随杨延昭驻守边关。

二儿子常剑熊,年方十九,从小体弱多病,虽生于军营,却不喜武艺,反而爱好琴棋书画,后随母亲定居京城,家庭教育也以习文为主,当时京城士大夫受先皇宋太祖和宋太宗影响,都喜好下围棋,常剑熊因此如鱼得水,棋力精进,后与陈尧咨同年进士,为寇准门生,虽然文采比不上陈尧咨,下棋、弹琴却是个中佼佼者。

由于二儿子常剑熊体弱多病,唐梅曾四处求医,后来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得到一个高人提供的一大包草药,说给小孩泡澡后,可祛百病,但只能在小孩三岁以前使用才有效,由于二儿子常剑熊已经过了三岁,所以这些药澡就用在了小儿子常剑鹰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药澡的缘故,小儿子常剑鹰从小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力气过人,刀枪剑戟,一学就会,四书五经,一点就通,深得父母喜爱。由于家中没有女儿,小时候被母亲当作女儿来养,十岁前一直被母亲带在身边,在女人堆中长大,乖巧听话。十二、三岁后开始整天跟在二哥后面,跟着一群书生出去游玩,看他们吟诗作画、弹琴下棋。十五、六岁后身高已超过七尺,和父亲一般高,性格却变得越来越顽皮,爱搞恶作剧,而且不喜欢读书,也不好练武,琴棋书画学得一知半解,但蹴鞠、斗蛐蛐等三教九流的东西却无师自通。

相对于两个哥哥在父亲的严管下长大,常剑鹰很小便随母亲回到京城,母亲唐梅虽然是名门闺秀,却因门规甚严,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再吃苦头。就连偶尔回一趟京城的常盛,也对可爱的小儿子宠爱有加,哪里还舍得打骂。没有了严父管教,只有慈母的溺爱,长大后的常剑鹰更是无拘无束,一有空就外出玩耍,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看着常剑鹰一天天长大,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唐梅非常着急,常剑鹰却常常自诩文胜过大哥,武强于二哥。

长大一点后,常剑鹰迷上了打猎,每次外出打猎,书童侯七擎着鹰,牵着狗,一起招摇过市,好不威风。侯七在家中排行老七,因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父母亲无力抚养,连大名都未取,十一、二岁被送到常府做书童。因与常剑鹰年龄相仿,一块儿长大,又非常机灵,在常剑鹰读书时当书童,平时是玩伴,出门成跟班。

这侯七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六、七岁就开始为别人家放牛,到富人家打工,时常吃不饱饭,因而长得比较瘦小,还常常被人欺负,小小年纪就颇有心机,学会了察言观色。自从到常府后,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还趁当书童之际,学会了识字,因此非常珍惜在常府的生活,一方面极力讨好常剑鹰,另一方面又时常向常夫人汇报常剑鹰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常府上上下下的喜欢。

常盛衣锦还乡,给小儿子从边关带回来一只雏鹰,常剑鹰非常喜欢,经过精心喂养,长得极其雄壮,取名“大鹏”。常剑鹰打猎时带出来炫耀,见大鹏比众人的鹰都高大许多,让一帮公子哥们羡慕不已。哪知带出去打猎时,大鹏看见猎物无动于衷,看着别人的鹰一只只出击得手,常剑鹰情急之下强行将大鹏抛出去,哪知大鹏飞得慢,抢不过其他人的鹰,每次都抓不到猎物,被同伴嘲笑绣花枕头,让常剑鹰颜面尽失。最让常剑鹰气愤的是,还有一个公子哥说,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鹰,气得常剑鹰和那人干了一架,双方打得头破血流,谁也没占到便宜。

常剑鹰气急败坏回到家,赌气几天不吃东西,家里人都很着急,想方设法让常剑鹰开心也不奏效。见此情景,侯七对常剑鹰说:“别人家的鹰都是训练过的,才会听话,少爷你也可以请人来训鹰啊。”常剑鹰听说后破涕为笑,马上吵着让家人找来一个驯鹰人。

驯鹰人驯鹰的方法叫“熬鹰”,看到驯鹰人将大鹏立在一根吊在半空中的木棍上,眼睛一动不动直盯着大鹏,不许其睡觉。常剑鹰觉得好玩,也跟着站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感到眼睛直发困,受不了跑出去玩去了,而驯鹰人则一直站在屋中看着大鹏,中途常剑鹰回来看过两次,见人和鹰还在枯燥对视着,就再也没有兴趣来看驯鹰了。

几天下来,大鹏瘦了许多,驯鹰人更是精疲力竭,但带出去打猎还是不行,于是又换了几个驯鹰人,用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见效果,大鹏仍然中看不中用。正好大哥常剑虎回家探亲,听说后认为,鹰对汉人而言,大多只是公子哥的玩物,但对契丹人而言,鹰是其生活的工具,因此契丹人祖祖辈辈都擅长驯鹰,于是专门从边关请来一位契丹驯鹰高手。

那契丹人驯鹰方法果然与之前的人不同,之前几个人为了熬鹰,把自己和鹰都累得筋疲力尽,却不见一点效果。契丹人并不熬鹰,只是每天托着大鹏上街转耍,喂食时只喂一点点新鲜生兔肉、野鸡肉,量也只有平时食量的一小半。看着刚刚才喂肥的大鹏一天天又瘦下来,而契丹人却无所作为,常剑鹰很是生气,吵闹着要把契丹人赶回去。见家里人这段时间为了驯鹰吵吵闹闹,二少爷常剑熊也有了兴趣,于是找到契丹人问明缘由。

契丹人说:大多数鹰被抓住时都已成年,性情高傲不听人使唤,通过熬鹰,挫其锐气,消除野性,失去自尊,驯服于主人,由于本身早已具备捕食能力,一旦驯服即可带出狩猎。

而像大鹏这类从小由人养大的鹰则不同,他们本身就驯服于人类,但从小就养优处尊,长得膘肥体壮,却根本就不会捕食。因此对大鹏这种鹰,必须先让其瘦下来,才能飞得高、飞得快,并且只喂它猎物肉,让它适应猎物的味道。然后逐渐停止主动喂食,而放出活鸡、活兔等猎物,训练其捕食能力,而且此训鹰远较彼驯鹰漫长。

“嗯,因材施教,有道理。”见二哥都说好,常剑鹰也就不再胡闹,只是隔三差五过去看一下大鹏。果然,待大鹏瘦下来后,契丹人就完全停止喂食,每次进食时间只放出活鸡活兔,让其自行捕食。通过契丹人训练后,大鹏如脱胎换骨一般,在一次次狩猎中让常剑鹰大出风头。

常夫人从侯七处得知,常剑鹰开始和京城的一群纨绔子弟混在一起,这群十六、七岁的小孩都自以为长大成人,总想找机会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因此时常在外面招摇过市,欺负老弱妇孺。

开始时常剑鹰还有些害怕:“听说江湖上乞丐、女人和出家人不能惹。”

“哈哈哈,傻瓜,大人欺骗小孩的话你都相信,叫花子和女人都不敢碰,你还敢去欺负大侠?”常剑鹰一开口,又招来一阵嘲笑。

这群小孩聚在一起时还时常谈论一些风月之事,与这些纨绔子弟相比,常剑鹰对男女之事更是知之甚少,自然常常招来其他人的嘲笑,常剑鹰却不服气,也想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偏偏这个时候父亲调回了京城,母亲趁机加强了管教,不准常剑鹰单独出门。摄于父亲威严,常剑鹰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撒泼,只得老老实实在家中呆着,每天在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早就盼望着能有机会出去自由自在玩耍。

一日父亲外出执行公务,常剑鹰趁老师和母亲不备,悄悄带着侯七等人上街玩耍,一出常府,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一路上嬉戏打闹。

没走多远,见街边围了一群人,似乎在看什么热闹,常剑鹰也好奇地挤过去,原来是一老头带着一小姑娘在街边卖唱。见常剑鹰等人过来,围观的人赶紧散开,躲得远远的观看。

“少爷你看,小姑娘长得可水灵了。”侯七指着小姑娘说道。

看那姑娘,十五、六岁模样,虽着粗布衣,却也难掩天生丽质。常剑鹰摆出一副大人模样,凑上前去捏了一把姑娘脸蛋,看见小姑娘惊慌失措样子,更加洋洋得意,意欲上前搂抱。哪知背后被那老头一把拉住衣服不放,“光天化日,调戏妇女,不怕王法吗!”

常剑鹰心头一慌,使劲扯了下衣服,没挣扎掉,就顺势往后一推,常剑鹰从小力气就比同龄小孩大了许多,只是这轻轻一推,就把老头推出三、四步远,老头站立不稳,后仰着倒下,头重重地撞在地上。

“爷爷——”小姑娘哭喊着扑到老头身边。

见老头一动不动,侯七凑近一看,“少爷,不好了,老头子好像没气了。”

“啊——”常剑鹰一下子呆住了。

“少爷,快走!”侯七拉着不知所措的常剑鹰赶紧往回跑。

见常剑鹰等人跑掉后,远远围观的人又围了过来,有人摸了摸老头口鼻,已经没了气息,有好心人带着小姑娘去报了官。

“夫人,大事不好了,小少爷闯祸了”常剑鹰刚一回家,已有仆人报知常夫人唐梅。听说常剑鹰打死了人,唐梅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找来仆人唐贵商量。

唐贵说:“当今圣上治国极严,各级官员都不敢徇私枉法,依据宋律,杀人者偿命,只要被官府捉拿归案,少爷纵然是将军之子,也难逃一死。何况老爷性情刚烈,要是被他知道了,恐怕官府的人还没到,少爷就被老爷打死了。”

看到常剑鹰慌慌张张跑过来,跪在自己面前,哭喊着:“母亲救我!母亲救我!”

唐梅不由得连连叫苦:“鹰儿,你闯大祸了,咋个办哟。”

正是:驯鹰有法能成材,教子无方惹祸端。;

最新小说: 上古继承者 剑气凌霄 我只想快乐的修仙 武侠:从华山开始的隐秘反派 迷失在《永生》的世界 魔法地牢冒险者 洪荒论道我红云不请自来 神秘复苏之吃掉所有诡 我在诸天找祥瑞 血炼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