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谋》中道:多智多夭。是固有谋己、谋敌、谋天下之说。
谋己排在第一位,讲的是一些不受君王猜度与嫉恨的办法与技巧。尉缭把这一谋排在第一位,很明显就有对君王不满和明哲保身的想法。楚美人也许识得几个字,但她只读懂了少部分意思,所以误认为尉缭不懂多智招人恨的道理。
不过此时想来,楚美人不管说些什么,为的不过是让赢子婴转移注意力,好让她有机会刺杀秦王。
这一次的刺杀,让赢子婴感到格外的愤怒。那楚美人不过就是一个舞姬,后世还有人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她哪来的勇气去做刺杀秦王之举?
是夜辗转难眠,赢子婴好不容易提起兴致都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直到第二日,赢子婴似乎忘记了昨夜的不快。他找来韩则,郑重其事的对他说:“我欲寻一贤人入秦为相,你立即派人去四处传布消息,能传多远传多远。”
韩则抱拳应喏,转身离去。
等韩则走后,赢子婴自跪坐在案后,用手拿起案上的信函与竹简,仔细的观看。这次他颁布的寻贤令估计是没什么希望的,如今秦国风雨飘零,朝夕不保。又有哪个蠢蛋愿意入秦为相呢?这不过是他昨夜看过上谋中的谋敌篇,心有所感而所动罢了!
谋敌篇曾说过,对待敌人,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有希望打败敌人的因素,哪怕它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赢子婴曾觉得自己的见识天下无敌,但他看过《上谋》后,突然明白他的所谓见识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都对现实无用。这样的见识再多也不过是多了一些繁杂的记忆!上谋确实是一部好的作品,可惜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卷都没写完。
思虑了片刻,赢子婴觉得应该对姚成进行嘉奖。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毕竟是第一个为自己献宝物的人,他就喜欢这种调调。至于楚美人刺秦之事,也错不怪他。于是他找来旁边的宦官,给了他一道奖赏姚成的旨意,宦官领旨去了。
所谓的奖赏不过也就是赐予御酒、金钱,再加上一顿勉励之词罢!姚成要是懂得起,肯定也明白秦王未曾怪罪于他,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以后有用他的态度。
处理完姚成之事后,赢子婴安心下来准备处理各地的传来的信件。不过当他把目光看着案台之时,却忍不住心中惊奇:今天的竹简好多!
赢子婴顺手拿起一个竹简,仔细的观看起来。他越看脸上变得越难看,这是一封谏言!由咸阳给事中写给秦王的一封谏言信。那给事中的名字,赢子婴记不清楚,但信中的言语却让他勃然大怒!
整篇谏言之中,全是对六国联军的夸大畏惧之词,因此他劝谏秦王派使者向项羽投降!
赢子婴放下给事中的谏言信,又拿起另外一封竹简观看。没过一会,赢子婴呵呵冷笑的放下竹简,这也是一封劝他投降的信函,不过人却换成了谏议大夫。
第三封也是一样,是如今的郎中令所写。第四封是御史大夫写的。
看完御史大夫的信后,赢子婴就再也没有心情看下面的东西了。连如今他手下最大的文官都出言反对了,后面朝臣又怎么不会服从?他想起了那御史大夫,那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听说是给赵高送礼才当上朝中的御史大夫一职的。
赵高被杀后,像这种因赵高而上位的大臣,赢子婴一个口令就能换掉。但是他没这么做,他不是怕再引起朝中叛乱,而是没心思去整治朝堂!他的眼光早就放在了项羽、刘邦身上,对身边这些臣子去没意识的忽略了。
没想到他们竟然都让自己投降!项羽会接受投降吗?人家的目的是抱着覆灭秦朝来的!
他脑海中可清楚记得课本上子婴降了刘邦过后就是被项羽杀掉的,所以他心中从没有想过投降!
如果能投降的话,他早就投降了!
昨晚受气,今天还有这么多人来气他。赢子婴抓起桌案上的竹简就往外扔!什么御史大夫!什么给事中!全部都给我滚!
屋子里竹简满天飞,周围的宦官侍卫都一个个埋头不语,如今韩首领不在,又有谁敢去捋秦王虎须?
手在一策竹简上停止了,赢子婴虽然发怒,却还是记得这是昨晚姚成献上的《上谋》!
想起上谋中所言,赢子婴突然全身没了力气。
对敌者,不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哪怕是万一!
按照上谋所讲,既然无力回天,自然要谋划后路。投降也是个机会!虽然只有万一的希望,赢子婴也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否定。
他浑身瘫软的坐在席上,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
为何?究竟该为何?
他抱着头痛苦的思索,自己该怎么办?
不知道过了好久,赢子婴这才失魂落魄的抬起头。他让旁边的小宦官为自己磨墨,他提起笔犹豫了良久,又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落笔,他奋笔疾书,不到一会就将信函写完。
放下笔,静等笔墨被吹干。赢子婴将竹简捆好,然后招手让旁边的一位亲卫过来,亲手将竹简交予他,吩咐道:“你带三匹马,拿着这封信函日夜兼程赶到函谷关,把它交给上将军!”
亲卫领命去了,而赢子婴却依旧茫然。
昨日才下定决心一决死战,今日却要向上将军问计是否该派使者投降。他非常清楚老将军的性格,昔日李信曾败在楚军大将项燕手中,并把他当作奇耻大辱。以老将军那激烈火爆的性格,是宁愿战死也不肯向项燕的孙子投降的。
但赢子婴还是要把他心中所想告诉给李信,他不想欺骗这员老将。因为他曾用赵之廉颇比喻李信而请他出山,廉颇虽老,却依然肯为赵王出力,奈何赵王不用,最后老死他乡,心中是何等的凄凉?
李信是他亲自请出山的,是依为臂膀的将帅。他身为秦王,又怎能心中觉得不妥就不向李信询问呢?
************
三日过后,一叶扁舟出洛水,一名身穿灰衣的三旬文士坐在船头饮酒自娱。
走千山、踏万水,只求心中一快!看夕阳,品君臣,为平生所好!曾闻秦王求贤,特地前来一观。他有一颗寂寞的心,所以要看这天下寂寞的景。
“老人家,你可别骗我,从洛水一直往下,真能到洛南?”文士饮酒啃鱼,朝船头撑篙的老翁问道。
“老夫从这打渔直接前往洛南换酒喝,你说我还用骗你吗?”老翁披着蓑衣朝文士呸了一口。
“如果真能从这入关,那简直太好了!西岳华山,我可是早就想见识了!如今终于能如愿以偿了!”
“华山呐!老夫年轻的时候也去过,不过洛南离华山还有好几十里呢!你快马加鞭也得需要三天!”
“如今函谷关被堵,入关还真不容易!”
“有什么不容易,别看大道只有函谷关一条,而入关的小道多着呢?不过大军想过那就不行啦!”
“哈哈。老翁,此去洛南还要多久?”
“不远了,再过个一两天也就到了吧!”
“好!好!”
“二娃!臭小子快出来替我撑会篙,哎呀,我的膀子酸软了,年纪大了,不像年轻的时候啊!”
“好咧!太公,你去歇息会,我来替你撑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