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伯玉终于松了口,他答应让陈乞儿和岑参、杜甫前往八岭山收编众匪。陈乞儿感觉自己成了一个糊涂蛋,从刚开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由一个小流浪汉说服一帮山匪,将威震天下的神策军打得落花流水,到自己被人胁迫,无暇照顾他人,再到莫名其妙就成了卫伯玉的说客。这之间的变化好似云泥之别,他感觉到自己的脆弱,看不透迷雾,也不懂得什么叫大势。
就在陈乞儿一行准备前往八岭山的时候,一个号消息传来。杜甫一直是戎昱心中最崇拜的文豪,杜甫忧民之思,沉郁顿挫的文风,对理想的不懈追逐舞步感染者这个浪漫随性的流浪诗人。当得知杜甫一直围困长安时,戎昱答应卫伯玉参加他的幕府并代行上京述职,他不想让乞儿伤心才特意说是卫伯玉让他前去的。但是到了新收复的京城,只见是一片焦土,曾经的繁华之都如今却是蚁穴鼠窝。在述完职,看到京城的邸报才得知杜甫已经奉旨去荆南了。得知这个消息,他心中那个恨啊。在完成公务后,他马不停蹄赶往江陵。终于赶在乞儿三人要赶往八岭山时加入队伍。
四人起着从卫伯玉军营中跳出来的健马。杜甫年龄最大,学问又长,当然为大。他挽着马缰说:“久闻戎昱肆意江湖,潇洒率性。没想到还能再次目睹尊容。实乃人生快事。”
戎昱一改往日随性的态度,而是很谦和的说:“杜翁赞誉了,谁不知道杜翁一心为天下,能得见杜翁一眼,此生算是没白活。好在我紧赶慢赶总算是没迟到,还是有机会和杜翁畅聊。”
杜甫笑笑,转向岑参:“此次我们前去说服八岭山,岑参久居边塞,智谋超群,可有什么远见?”
岑参叹了口气:“冤家易解不宜结,自古以来为官正,为匪难。但是历来也是官逼民反,得民心才能真正得天下。八岭山一众虽我素未谋面,但是其忠肝义胆为我深知。所以只要好言相劝,晓之以理,我想八岭山自然识大体。只是我担心的是......”岑参欲言又止。
杜甫很清晰的感觉到这种变化,他立即问:“担心什么?”
岑参未回,但是戎昱回答道:“杜翁,是卫大人。”
“哦?”杜甫已经。
岑参回道:“卫大人乃边疆重臣,边疆作战中非生既死,若果人心畏惧,战场怕死,那么如何打胜仗,如何护边疆。所以这种茹毛饮血的生活才使得神策军的无畏,但也导致他们憎恨降军,憎恨反叛。如若八岭山真的接受招安,难道他真有生的希望?”
杜甫叹了口气,但是更为心焦的是乞儿,整个过程中他一句话都没说,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在三位神一般级别的人面前,他感觉他所有的想法都被看穿了一样。他很无奈,此刻他心中担心的难道自己真的要去收复八岭山投降,还有娇娘到底怎么样了。
岑参似乎很明白乞儿的心思,他自言自语道:“有人只想送出去的美人,却不曾想有人还在想别后就没再见过的娘子。”
乞儿低下头,脸却是羞红。他只好掩饰说:“铁蒺娘是个好人。如果接受招安了真的不会受到处惩罚吗?”
岑参笑着说:“这个你还想瞒我吗。你不觉得朱雀街你意外出逃,开元观恰巧有船很奇怪吗?”
“你怎么知道?”乞儿惊讶道。
“人是我安排的,玉虚道长和我也是挚友,重修开元观还是我想卫大人提出来的,即使是木料采集也是我亲自到选定的。怎么样当初你帮我,现在不后悔吧?”
乞儿瞪大眼睛,惊讶不已。情不自禁问:“娇娘现在怎么样?”
“一切很好。这个不用担心。”岑参笑道。
乞儿道:“你有这么大的本事,当初怎么会被几个恶棍逼迫,而且怎么还需我帮助。你完全可以自己找节度使大人。”
岑参低下头,一言不语。那惨烈的景象再次冉上心头,他只感到心如刀绞。
开元末年,封常清带领新募兵勇对抗安禄山主力骁勇铁骑,虽然战争惨烈,唐军防御顽强,在后继无援的情况下惨败。无奈退守此时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统率,宦官边令诚任监军的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当时由于高仙芝在长安紧急募兵,并把在京的边兵及飞骑、扩骑集中起来,共计5万人,但也多为市井子弟。封常清考虑叛军士气正旺,陕郡小地,远离后方,不宜坚守,于是建议退守潼关,但是监军边令诚却坚持死守,但高仙芝最终采纳了封常清的主意。边令诚认为封常清和高仙芝轻视自己,于是向玄宗告密说“封常清与叛贼密通,而高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当时玄宗皇帝不加调查一怒之下便罢了封常清官爵,贬为白衣,留守军中效力,但是对于高仙芝由于临时换将不易,所以只是加以警示,继续留用。但是高仙芝认为封常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依然任命他为巡监左右厢诸军,边令诚于是更加痛恨高封两人,于是借回京述职的机会买通玄宗身边贵妃和近臣,传言说高封两人心怀不满,意欲谋反。玄宗不问情由,立刻令边令诚持圣旨赴潼关监斩两人。边令诚前往潼关,玄宗忽然感到此事有蹊跷,醒悟过来,急忙派人前往宣读敕书。边令诚同时得到两份指令,边故意威胁封常清说:“如果你想我叩头认错,我就放过你。”
封常清丈夫气节,大哼一声:“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自刎而死、
看到封常清自刎,边令诚怕了,但是又不想退让,于是带了一百陌刀手向高仙芝宣读了敕书。哪知道高仙芝驰骋沙场哪里受过这种耻辱,大骂道:“我天地可鉴,我帐下哪个士兵见我对国不忠,见我谋那蝇头小利。我若不死,必杀你祭奠我常清之仇。”这是只见底下士兵群情激奋。边令诚害怕,慌乱之下,让陌刀手砍杀了高仙芝。
高仙芝和封常清一死,虽然朝廷遣神策军创建者哥舒翰镇守潼关,但是军心已失,良将不再,朝廷再无抵抗叛军的能力。不久安禄山攻破潼关,活捉哥舒翰,神策军四散,边令诚献出长安,玄宗出逃成都,卫伯玉重建神策军。直到后来边令诚由于得不到叛军重用又出逃长安投靠肃宗时,被肃宗斩杀。而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被誉为“古今悲情第一”。当然也正是这次错杀,使得叛军得以入土中原,待到后来朝廷重振军力,得以和决一死战的时候又因为宦官监军鱼朝恩的错误指导,让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又一次惨败,而卫伯玉得以在这场战争中崛起,这便是相州之战。而后来来瑱将军在襄阳拼杀使朝廷又有中兴之望时,又因为宦官程元振的诬陷而被冤杀,导致了中原无主,梁崇义浪子野心,致使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又一次混战狼烟弥漫。可谓说,乱世唐朝时宦官祸乱的江山,凡事胸怀天下者无不恨宦官如仇寇。
乞儿当然不可能知道,但是岑参不说,戎昱却是一直在讲。在戎昱讲完后,岑参眼神迷离,他道:“作为封将军的判官,不能和将军同生共死是我的耻辱,我本想回到家乡好好度过我的下半生。可是乱世之中谁又可以安然度日呢。作为百姓只会更苦,幸好是乞儿你找到我,让我去见卫大人,那次打击和耻辱让我深刻地感觉到在这个乱世只有从戎才能让国家太平,才有的求生之地,我也只好再次去找他了。”
杜甫语气也很沉重:“英雄造势,一将功成万古枯,造的是英雄,苦的是百姓。逆臣害国,国将不国。如此要什么战争,要什么英雄,来什么逆臣。”
乞儿沉默不语,但是内心浮想联翩,这些他是深有体会的,他亲见相州之战的血腥,眼睹梁崇义的残忍,身经流浪之苦,也见过义父来瑱的冤杀,看过襄阳的政变,也经历了卫伯玉对自己的利用。一切的一切,他发现自己原来懂得是那么少。
杜甫转向乞儿,至始至终他很少对乞儿说话,毕竟几位文人在一起,谈诗论文的多,乞儿也是插不上什么话。“这个小孩子内敛沉稳,以后必是国家栋梁。”
话题一转,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戎昱道:“他可是大有来头,来瑱将军曾经收他为义子,颜真卿大人和他结为兄弟。”
岑参也笑道:“就连贱内和犬子也是蒙受他救命之恩,崇拜的很啊。”
杜甫点点头:“少年有如此所为,殊为不易。要好生努力,不宜心向歪道。可惜啊,就是乱世。可惜啊。”
这样的话,乞儿记得颜真卿也曾经说过,但是乞儿依然不是很明白。一阵微风吹来,大家从言论中清醒,此时八岭山已经正在眼前。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