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将麾下的五万骑兵分为了三部,前部一万人,由许仪率领,后部一万人,由胡烈率领,中部三万人,由他亲自统率,这样分开,就能避免军队过于扎堆拥挤,有利用行军的效率。
不过为了避免被敌人所分割包围,钟会下令三部人马之间,最远的相隔距离不得超过十里,这样不管是前部还是后部,一旦遭遇敌袭,其他各部的人马也可以很快增援过去,毕竟十里的距离对于骑兵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须臾即至。
钟会排出的这个阵形,也可以算是一个比较脱节一些的一字长蛇阵,如果并州军来袭的话,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腰则首尾皆应,只要并州军敢出现,定然会被无情地绞杀在这个骑兵战阵之郑
尽管钟会此前并没有率领骑兵军才作战的经验,但钟会对骑兵战法却不陌生,毕竟不管那种战法,一般都是触类旁通大同异的,骑兵不同于步兵的作战方式,其特点便是更快更迅速,往往是战斗才刚刚开始便结束了,所以骑兵的作战常常是速战速决。
司马师将这么一支骑兵部队交给他,让他担任的就是开路先锋的角色,很可能到达常山郡之后,便会和并州军的主力骑兵遭遇,这将会是一场硬仗。
当然,司马师也没有指望钟会的前部人马就能将并州军给全歼了,他给钟会的命令是,一旦遭遇到并州军的主力,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并州军拖入到战局之中,而且司马师将会亲率大军进行包抄,依靠兵力上的优势将并州军包了饺子。
对于司马师这样的安排,钟会并没有任何的异议,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实施的话,确实相当的不错,但是钟会也清楚,战场之上的形势,往往是瞬息万变的,为将者,当临机权变善于谋划才是,一昧地拘泥于计划,食古不化,往往才是最危险的。
果然战局的发展出人意料,原本根据斥侯的侦察,钟会认为只有在赶到常山郡之后,才会遭遇到并州军,但没想到刚刚赶到赵国的高邑,在其东北方向上,就突然地杀出一支并州骑兵。
这支骑兵恐怕一早就埋伏在了高邑一带,等到司马军经过的时候,他们突然之间就杀了出来,来势凶猛,拦腰便将许仪的前部人马给截断了。
打伏击的是并州军骁骑营的一部人马,领军之将不是别人,正是文钦之子,年仅十七岁的文鸯,但见他白衣束甲,骑了一匹火红的赤焰马,手持一杆亮银枪,当先一骑,有如旋风一般,就一头扎入到了司马军的战阵之郑
文鸯是埋伏在一片山林之中的,这片山林,正好处于一块高地之上,距离司马军行军的大道,也不过才两三里的距离,文鸯的速度何其之快,当司马军意识到敌袭的时候,文鸯就已经率领着骁骑兵冲入到了司马军之郑
司马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太快,为了和后续的步兵部队保持一定的距离,钟会的前部人马一直是压着速度的,所有的战马都是缓辔而行,不急不徐。
前部领军的牙门将是许仪,许仪乃是名将许禇之子,虎体猿班,孔武有力,颇有乃父之风,当日钟会出征之时,召集诸将问道:“何人可为先锋?”
许仪主动地请缨而出,傲然地道:“某愿为前锋。”众将一致推举,认为许仪武勇过人,堪当此任,于是钟会令许仪领兵一万,为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大军行进铺平道路。同时钟会晓喻诸将,任何人必须以军令行事,有违背者,一律按军法处置。
许仪争这个先锋,并不是想当清道夫的角色,而是他急于建功,想当初,他父亲许褚可是曹操帐下的一员虎将,屡立战功,深得曹操的器重,一直做到了虎卫将军,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将军。
许仪自就颇有许褚的风范,长得和许褚膀大腰圆,膂力过人,只可惜他的职位却不见长,混了多少年,也才勉强地混到了牙门将军的位置上,这让常常标榜自己为将门虎子的许仪颜面无光。
这次司马师扩军备战,许多的名将之后也都被他招入麾下,许仪便是其中之一,能够跟随司马师出征冀州,许仪是兴奋不已,认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就要来临了。
到达邺城之后,许仪被划归到了钟会的麾下,他更是主动地争取到了领军先锋的职位,只要此次能够大破并州军,他许仪便是首功。许仪就是要籍此向世人证明,他可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官二代,他要继承他们许家的荣光,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虎将。
当文鸯率领着骁骑兵杀出来的时候,许仪并没有为之慌乱,似乎他早就知道并州军会来这么一手,这也许更是他期待已久的,许仪挥舞大刀,迎着文鸯便冲了上来,哈哈大笑道:“谁家的黄毛儿,毛都没长齐就敢上阵,真是不知死活!”
文鸯也不搭话,举起手中的亮银枪便朝许仪刺去,许仪挥刀是接架相还,两个人杀在了一处。
许仪身高臂长,腰粗十围,光是这柄许褚生前留下来的大刀,就重达七十余斤,一般的人还真是抡不起来,许仪看文鸯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压根就没有在意,极为地轻视,心想只凭自己三两刀,就足以将其拿下了。
那知文鸯力气虽然输于他,但枪法异常的灵活,避实就虚,刚一交锋,就刺伤了许仪的左臂,气得许仪是哇哇大叫,不顾左臂上的血流如注,挥刀直劈文鸯,刀刀致命。
文鸯看到许仪拼命,力道极猛,于是他并不恋战,拨马便走,那些冲入司马军中的骁骑兵,也在一轮冲杀之后,跟随着文鸯撤退下去。
许仪是怒不可遏,如何能容忍文鸯这般来去自如,他当即便率军紧追不舍,誓要亲手将文鸯给斩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