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出现而且将来还会大量出现的系统甲兵,怎么对外解释实在让公孙康头疼。好在现在没有人询问,他也不会主动去说。将来还是安排他们用来投奔当兵的方式出场吧。
即使算上系统召唤的甲兵,公孙康的手下士兵还是不足50人,需要招兵了。
是的,尽管欠下一屁股债,公孙康还是要招兵了。他发现高句丽一个村庄的可战斗的人数都超过了100人。
步子不敢迈得太大,公孙康决定再招收60个人。主要在附近的乡里招收,不能老挖公孙家的墙角不是?
部曲们带着铜钱下山,在集市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老乡们都知道他们发财了。听到招兵,蜂拥上门。北地边境,民风彪悍,膀大腰圆的勇敢战士很多。都乡里乡亲的,也知根知底。来了500多人,公孙康和柳毅挑挑拣拣,最后竟然招收了200个人。
这个年代东汉还没有彻底的乱,虽然黄巾军残部还在各地闹腾,但董卓还没有进京。所以公孙康也不敢明着说招兵,他招的是部曲,200个人都签下了部曲的卖身契。然后偷偷拉上山去。
所谓山寨,对上不对下。只是万一有朝廷过问,好有个借口。只要不抢劫汉人,当地官府即使知道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有的40个部曲都提拔了一级,最小的都是伍长,管五个人。伍长、什长这些也定了一个一二三四,至少上级伯长阵亡之后就有人能代替了。队伍里面也建立了预备军官,比如预备伍长、预备什长,必要的时候抽调预备军官直接就能组建新的军团。而公孙康的亲兵,也就是系统的甲兵,现在有了9个人。
这下被惩罚的七个部曲彻底后悔了。因为养伤不能出战,以后几个月的战利品分配没有了。而现在扩军,升官的机会也没有了。
240个人再次训练了30天,主要是协作和如何听从命令。大部分时间由参加过第一次战斗的老兵们分组讲解。
真正的精兵是战场上血与火中淘汰出来的,不是在家里训练出来的。但为了减少战斗减员,就必须加紧训练。所谓: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向前进、向右转、向左转,还真有左右不分的士兵。公孙康的方法是:脱掉左脚的鞋子。向左转时,就是向没有鞋子的那个方向转。这下就方向一致了。
至于伐木、盖房、制作云梯、搭浮桥、扎营训练等也必不可少。现在士兵人少,无法细分。将来是要独立出来一个工兵营的。
关于体力的训练,公孙康用的后世方法,越野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举重。只要食物有保证,新兵们的体力火速串升。
汉朝都是一日二餐的,为了提高战斗力,公孙康下令一日三餐,三日吃一顿肉食。新兵们一片欢腾,就算是没有战利品分红这一规定,就只是凭一日三餐,而且能够吃饱,新兵们就会卖死命了。
先集体吃肉了一周,主要是给士兵补补身体。一周后开始分别对待。
新兵入伍都要先练好体力和耐力。耐力就是站立,起初不求立正,随便站着,只要不动。动了就罚跑10圈。
正确的站立姿势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耐力,等新兵适应后第二天就改为正确站姿,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每天早起山间跑步5里,上午公孙康特意安排给了他们俯卧撑、仰卧起坐,众人学了一天才学会这些奇怪的动作,下午是站立和举重练习,没想到这帮新兵不到半个月就都适应了这种训练强度。柳毅又加大强度跑步先是10里,又是15里,最后让所有新兵身上都绑上沙袋跑步。
“快跑!前三十名晚上有肉吃,后三十名加罚5里,最后后十名晚上没有饭吃。”柳毅冲校场上的众人大叫着。
士兵跑步完毕后,被要求缓步走,不许马上坐下休息。以后埋伏战也有这一个细则:敌军奔跑到位后先不攻击。等敌人坐下休息片刻后才开始攻击。这时敌人会血液不畅,浑身乏力,无法起身作战。
公孙康还让人制作了单杠、双杠、高低杠、绳梯、独木桥,准备下一阶段就采用器械练习。
时间太紧,只能在第二次抢劫完成后再进行兵器练习、分组对抗练习。
公孙康让人用上好镔铁打了一把铁枪,铁枪不重,只有50斤。公孙康也没有打算一直使用它,只是用它来练习枪法罢了。准备下次抢劫时实战练习枪法。
公孙康预计这次的战损要比上次大,因为上次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们,而这次是以新兵为主。但他心如铁石,视万物如蝼蚁。心慈是掌不了兵的!没有穿越前,带着小弟抢地盘时,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公孙康选择的道路是诡道与王道并用。
在战略上是以战养战,以掠夺为基础,但并不舍弃自身的发展。一边掠夺劳动力,一边加强自己的基础建设。把抢来的财富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资本。一边削弱敌人,一边强壮自己。
公孙康把弟弟公孙恭也叫到山寨,让他和普通士兵一起训练。公孙恭才13岁,每天叫苦连天。公孙康就利诱他:“小弟,你不是一直想学哥哥的枪法吗?等你能够跟上士兵的训练强度,哥哥就开始教你。”
小孩子就是好哄,公孙恭二眼放光。“真的吗?哥哥要教我枪法?我一定努力。”他可是听父亲说过:哥哥的枪法是在当世排名前几位的。
在记忆中,公孙恭后来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国家。为了避免这个惨剧,从小就要让他练好身体,不能再得病。
小孩子每天的训练强度不能太大,公孙康吩咐他,累了就休息。同时还教他七分钟锻炼法。这种锻炼方法,老少咸宜,简单易行。经后世检验,长期锻炼对身体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