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不知道增加的,他是过了很久才听说,不然他宁愿死都要把钱带走。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有人暗地里在国库里面交换自己的钱财,他们把那些钱当做董卓收刮来的钱财,放进国库里面,又作为董卓的国库发给下面的人,这一来二去,董卓自己的口袋里面一文不剩,剩下的全都被发了出去。
如果只是这样也好,董卓不会在意,他自己原本的那些钱都还在,这些被换出去的钱都只是小数目,不痛不痒。
问题就是出在董卓自己的那些数额不小的国库中。
董卓有一天,惊喜地发现他的钱全都被人卷走了,可是这时候他已经不在洛阳了,他管不到献帝和刘莽,既然刘莽没有拿到,也就算了。
可是他调查了一下,发现国库里的流水之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那时一个比他抢过来的钱要足足多上十几倍的金额。
董卓一想这么多钱原来都在自己的国库里面,可是自己偏偏连看都没有看到,熟悉董卓的人是知道的,这一定会让董卓无比生气。
董卓又一查,发现这个人是凉州的人,当初管国库的人都是他找来的凉州人,既然这些人都是凉州的,是不是这些钱都到了刘莽哪里去了?
董卓稍微慌张了些,旋即发现好像刘莽还是被蒙在鼓里,他的几个州和隔壁的邻居比起来,仍然一穷二白。
这说明他的钱也没有到刘莽的手上,那么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
董卓找了很久,在北方找到了这些钱的踪迹,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组织这一切的首脑任务,这个人没有任何官职,只是一个普通民众,但是所有的钱都是通过他的手离开司州,到了北方。
没人见过这个人,因为董卓发现和这个人有关的人全都死了,与他无关,却因为其他别的某些看上去无比自然的原因全都死于非命。
董卓当即认为这个人是吧一切都独吞了下去,独吞,这是董卓最喜欢的事情,同时也是最讨厌的事情他不想放过这个人。
但是来到北方的渤海之后他仿佛扎入了一座森林,找不到任何方向,合谈在这茫茫北方把他的钱找回来?
正巧这个时候,董卓因为别的事情被耽搁,他刚刚来到长安,天下群雄并起,里面早就没了他董卓的位置,太多事需要他处理,所有人都劝董卓先把这件事放下来。
董卓并没有真正放下,发生了很多事情,刘莽去淮南收复淮南州,认命陆逊,这段时间里,董卓在找钱。
袁绍踢走韩馥,逼死公孙瓒,这时候董卓也在找钱。
天下早就已经乱了,但是董卓一直在找钱,他不停地找钱,却根本没有任何线索。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东西。
郭图的使者来找他,说郭图他自己那里有一个东西很好使,可以给董卓试一试,然后让董卓给他借点水军用用。
水军没有人喜欢,董卓当然不例外,他只吸魂铁骑,他想也没想,就把水军借给了郭图。
等到李儒问起来他才想到,原来那把剑是尚方斩马剑。
李儒一拍自己的膝盖,说道:“为什么我们不用尚方斩马剑去打刘莽呢?”
董卓微微皱眉,他怀疑似地看着李儒,询问道:“难道你是一个用剑的好手?”
李儒摇摇头,一副仙人自有妙计的样子。
他靠到董卓的身边说道,为什么我们不靠着这把剑去把钱找回来呢?
李儒提醒了董卓,让他想起来,原来他之前用的国库是刘家的国库,找汉室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借一下汉室的人来呢?
李儒却又摇摇头,说,董卓你只看到了表面的一层,未必只是靠着剑去取钱,既然这些人都是凉州人,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这些是刘莽干的呢?我们不是就可以趁势北上,去把凉州给打下来呢?
董卓一拍桌子,连连夸奖李儒聪明,计策都出道了他的心里面。
李儒给郭图传话,他们想拿尚方斩马剑,只是去找一下当初散落在民间的钱。
那时候,急于杀死审配的郭图和刘虞联合,他告诉了刘虞这个要求,并且添油加醋,让刘虞相信了董卓的单纯目的。
于是,这把剑到了董卓的手上。
现在那座长安很安静,但是谁都知道,不久之后就会有一个无名的债主前来凉州讨债。
这是他们根本没有的一个债务,要如何偿还呢?
自古这样的交易都是用战事来解决,获胜方可以接收债务。
一场国库的亏损,竟然在最后演变成现在天下最大的两个霸主之间的战争。
董卓丢钱的故事是田老三在信里面简短交代的,后面董卓的作为和想法是郭嘉用脚指头想出来的。
他们二人很意外,当初刘虞信誓旦旦地保证,董卓一定不会对凉州有任何威胁,可是现在看来,这是多么拙劣的一个骗术,竟然能够骗到刘虞?
刘虞是一个精明的人,郭嘉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于是给刘虞写了一封信过去。
刘虞的回信很快,他告诉刘莽,他当初是喝了酒,搞错了,但是现在既然你已经要和董卓叫收了,那就努力打败他吧。
不能杀死你的对手能让你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刘莽很不想再这样复杂的环境里面战斗。
关于钱的问题都太过深邃,太过复杂,刘莽想先将这件事解决。
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这个任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可以接触到那些指染国库的人物,为什么能和这些人接触,又是如何把那些钱给运转出去。
听到董卓提到在北方找到来了这个人,刘莽微微皱眉。
当初田老三在邺城给他讲的那个故事他没有告诉郭嘉,现在,他的回忆被勾起,一切线索好像都把刘莽往那个雨夜里面引,与田老三见面躲过一劫的田丰。
刘莽静静地看着信上面的那个名字。
余非。
刘莽离开自己的大殿,在回房之前先去了一趟通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