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四六八章活下去

第四六八章活下去(1 / 1)

第四六八章活下去

崇祯皱起眉头,尽管全旭信誓旦旦的说他不想割据,他自然无法全信。

看着崇祯沉默不语,全旭知道他肯定有顾虑。

但是,全旭并没有再说什么,如果他不相信,那也没有办法。

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缺乏战略大师,其实最杰出的四大战略大师,如姜尚、张良、诸葛亮、包括明朝刘基,基本上都被野史、捕风捉影的故事,来演绎那段过去的历史,弱化着他们的存在。

周代商,是一场非常典型的以弱克强,汉代秦更是逆转天命般的存在,至于诸葛亮以一隅之地,力压魏国数十年。

如果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也改变发展,不可否认,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姜尚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集团,即消失在历史记载中的一元神教,也就是姜尚巧妙的利用了一元神教向利用西周,取代商朝,获得神权压制王权的机会。

只不过,姜尚棋高一筹,借机利用了一元神教的力量。刘基辅佐朱元璋,与姜尚辅佐周文王,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

张良也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阶级,他是六国遗贵的反扑。

到了崇祯这里,他就被彻底误导了,袁崇焕给他说五年平辽,他深信不疑,耗尽内库,从牙缝挤出钱粮支持袁崇焕,结果……

文官集团一直向崇祯灌入武将不可相信,结果,明朝总兵官因为各种原因战死三十余人,这可是高级将领,他们死后,又被污蔑为贪功冒进,有勇无谋,到最后,崇祯无人可用了。

但是,文臣可靠吗?

想到这里,全旭望着崇祯道:“陛下,是文臣可信吗?”

“这……”

全旭笑道:“其实,您也清楚,不是文臣可信,可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因为他们都是庸才,掌握着兵权,就算想造成,也会功亏一篑,最终,非常容易被镇压。”

崇祯缓缓点点头:“好吧,辽东乃朝廷的屏障,关系甚重,当务之急是赶紧剿灭建奴,稳住局势,武威侯要用些非常手段,也是情有可原,朕应了!”

“陛下要调天雄军入关,参与平定叛乱!”

全旭苦笑道:“现如今,辽东只剩八个旅,兵力太少,臣要扩军,臣为了养军,准备在辽东建大量工厂,为无地流民提供就业机会……”

“朕应了!”

崇祯这个人有个好处,那就是他一旦信任哪个臣子,绝对是无条件支持的,对袁崇焕是这样,对杨嗣昌也是这样。

不过现在杨嗣昌还没有什么机会出头,全旭和卢象升的光芒完全将他掩盖了,因此这份信任便平分到了全旭和卢象升身上。

这不,全旭提的条件,他都便点头答应了,全旭说要大兴实业,他虽然不大了解,却也表示了支持,这就是信任。

崇祯望着全旭道:“但是,你必须与安庆公主成婚!”

在崇祯的心中,全旭只要与安庆公主成婚,那就是自家人,更何况,安庆公主与全旭的孩子,才是全旭的嫡子,将来肯定可以继承全旭的爵位,全旭的遗产。

太子现年三岁,将来全旭的嫡子,也就是崇祯的外甥,只要在全旭的教导之下,肯定可以成为文武全才,他也可以入宫作为太子的伴读,与太子一起长大,为太子所用。

就这样,辽东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崇祯虽然知道三年平辽,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但是,有了广宁之战的胜利,却让崇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崇祯对全旭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稳定辽东的局势,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辽东之乱,那就是最好的,当然,如果可以像全旭承诺的那样,给朝廷提供二百万石粮食的税收,那就再好不过了。

辽东的事情,就交给全旭去折腾,只要建奴不再寇关,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关内的流寇。

事实上,这个时候,关内的流寇依旧没有形成气候,在这个时空崇祯皇帝是非常幸运的,有了全旭和加强版的卢象升强势崛起。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全家军第六旅,被扎根在河套,第六旅仿佛就像一台抽水机,陕西的流民生活不下去,就被吸引到了河套地区。

卢象升没有来得及参加全旭的婚礼,直接带着雷时声、杨世恩、李重镇等天雄军将领开始移镇宣府。

对于流寇,卢象升跟杨鹤如出一辙:剿抚并用。跟杨鹤那个倒霉催不一样,他有招抚那些流寇的资本。

大名府的全家庄镇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获得了稳步的发展,尽管全家庄镇在全旭迁徙到辽东之后,科技力量大为减少,可是基础却打下来了,砖瓦、水泥、钢铁的产量在稳定上升。

现在随着大名府重新回到了卢象升的管理之下,大名府的全家庄镇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不过,全家庄镇的工业水平不高,主要是粮食加工、罐头、钢铁生产,以及水泥、砖瓦等产品。

随着山西、陕西的流寇越闹越厉害,大名府和中原的士绅们都非常害怕,在这个时候,全家庄镇出产的水泥和砖头,就成了抢手货。

虽然用钢筋水泥修建城堡的代价比用泥筑造要昂贵,可是与自己的身价性命相比,投入都是值得的。

全旭是卢象升的后盾,如果卢象升安置不了的流民,可以往辽东移民么。

全旭留在京城,接受命运的捉弄。

辽东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快车道。

尽管错过了开荒的最佳时机,不过全旭也不担心,他有辽南和广宁府的老底子,有五六百万亩良田,再加上玉米、红薯、和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即使往辽东移民两三百万人,也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就算粮食不够吃了,全旭还有台湾,还有安南,现如今的全家军水师规模已经全面超过了郑氏,以运输量为例,辽东水师规模可以一次性运输一百万石粮食。

至于没有粮食,全家军可以去中南半岛抢,去吕宋岛抢,也可以去日本打打秋风。

八艘海鲨、四艘猎潜艇,再加上超过百艘的飞鱼,一百多艘乌尾船,还有六十多艘戎克船,三百多艘小型的鸟船。

从渤海、黄海、东海,再到南海,现在都是全家军水师的势力范围。

虽然全旭在京城,因为有电台,不耽误他遥控指挥辽东,全家军进入新一轮扩军,这一次扩军以往不太一样。

大量的新生代生力军进入全家军,金梯书院第一批初训三年的少年家丁兵共计二百余人开始进入全家军。

这些少年军的年龄最大十六岁,最小的十四岁,毕业之后,就进入全家军担任少尉把总。

全旭一口气成立了一百四十六个司,这些新兵司,相当于后世的连级担任,每个司,将近二百人。

按照军种划分,其中包括二十五个炮兵司,三十二个骑兵司,八十九个步兵司,也就增加了三十七个补充团。

采取全家军以老代新的原则,全家军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第五旅,以及近卫旅,共六个旅每个旅抽出步兵和炮兵各一个团,补充进入一个新兵步兵补充团,一个炮兵补充团,这样以来,这个六旅的兵力人数不变。

但是战斗力不免有限减弱,依靠六个旅十二个团的老底子,新成立,全家军第八旅、第九旅、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第十三旅。

现如今,全家军则有十四个步兵旅,两个陆战旅,以及四个骑兵旅,六个炮兵旅,共计二十六个旅组成,总兵力突破十万人关,达到了十五万六千余人马。

新成立的六个旅暂时不承担作战任务,部队进行换防,原驻扎在海州的全家军骑兵第一旅,移镇东河卫,第一步兵旅从原来的盖州卫移镇双河卫,第四旅移镇建州,第五旅移镇沈阳。

至于广宁城则移镇第十旅,近卫旅则移镇广宁前卫。

当然,这一切都存在纸面上,想要形成扩军,至少要三个月以后。

现在辽东最繁重的工作,恰恰是安置移民。

一船一船的流民百姓,抵达旅顺港口。

黄富春忐忑不安的登上这块陌生的土地,黄富春与众多的流民不一样,他本是一名小地主,家里有一百多亩地,还有三名长工,两名仆人,只是非常可惜,陕西匪乱如火。

他无奈之下,带着妻儿离开陕西,投奔嫁到河南陈留的姐姐。更可悲的是,他的姐姐欺骗了他。

他的姐姐日子过得不如意,远远不如自己家境殷,虽然姐夫是一个读书人,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时间不长,黄富春的盘缠耗尽,只能离开陈留返回陕西,结果却没钱,混到流民阵中,被挟裹到了这里。

站在码头上,一名身穿黑色官服的的男子拿着喇叭大声喊道:“安心在这里住下,一日三餐定时供应,吃得多好就别指望了,但至少不会让你们饿着!过几天就有人过来统计登记,十三岁以下的进学校读书,青壮去干活,老弱妇孺看家,只要肯卖力干活,总能活下去的!”

最新小说: 星际童话 我在大唐有块田 三国:猛将横行 柯南之我懂兽语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 宠妃重生后更能作了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疼你入骨 漫天风飘絮 断袖相公,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