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废旧工厂
榕城老区的废旧工厂,说白了是解放前就有的一家工厂,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没人管理了。
这家工厂之前就是做衣服的,服装厂,老板好像从来就没有回来过,有人猜测老板可能早就出事儿了。
工厂在棚户区的最中心,简单来说其实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不仅仅是棚户区有很多年的历史,政府最近也是正在筹办改革的措施,也有开发商看上了这块地,表示可以和棚户区的居民进行一个合理的协商,苦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
将车停在了棚户区的外围,这个年代其实大部分的棚户区已经被改革了,但是毕竟不是全部,这里面的生活条件差,并不是说这里面的居民想这样,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多半都是老弱病残,和新区商业街的环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们也是勤勤恳恳的找工作想要养活自己,但是大部分都是妇女老人和孩子,所以即便是再努力去找工作,也有些人根本找不到什么工作,因为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连身份证都没有,是从各个省市走过来的,原本是要投奔什么人的,不过榕城的发展变化太大了,有些人找了三五年的时间都没能找到自己的亲人,到头来身上也没有什么钱了只能在棚户区落脚。
街道上倒是很干净,但是这棚户区里面的房子,也就是只能起到一个勉强遮风挡雨的效果,甚至上面的砖瓦都是残缺不全的。
这些老房子,虽然比解放前的棚户区好一些,但是和城里面的房子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一些穿着单薄、全是补丁的衣服的老人,坐在房门口晒太阳,一个个都是皮包骨头的,看到这一幕,索龙奇皱着眉头问道:
“城里面没有福利院或者是敬老院吗?
这叫什么事儿?”
工商局的张家成和李海对视了一眼,李海有些无奈的说道:
“福利院和敬老院的收容人数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一点倒是怪不得他们,毕竟这地方老人和孩子这么多,他们又有家人,家人不见得就愿意把他们送到敬老院去!”
索龙奇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张家成叹了口气,沉声说道:
“政府那边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首先是登记身份信息,然后就能让开发商纪录一下,等到房子建完之后,这里面的人估计每个人都能分一套!”
“这年头除了政府,谁会出钱帮助这些人?
不过好在每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六十岁以上的,都能每个月拿到五十块钱。”
听到这里,索龙奇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一些,每个人都能拿到五十块钱,虽然过得依旧不怎么好,但是已经完全够生活的了。
轻轻叹了口气,索龙奇沉声说道:
“走吧,去看看那个工厂。”
那老两口,一个叫张梅,一个叫张国,都是从外地来的,但是在榕城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一直靠着给人缝补衣服谋生,不过找他们缝制衣服的,同样都是棚户区的居民,这么多年下来,其实也没能攒下什么钱。
听说老两口好像有个儿子,来到榕城就是为了找儿子,但是整整三十年一直都没有他们儿子的音讯,估计已经很难找到了。
得知了这个事实之后,索龙奇也是唏嘘不已。
没有谁活着是很轻松的,起码在索龙奇看来,这老两口的日子却是已经足够苦的了。
三个人衣一路上顺着小路走进棚户区,也是感触良多,不在这里走一回,还真不知道榕城还有人过着这种日子,只能勉强果腹,张家成已经将这个事情全都记录下来,打算回去和上面提一下,虽然收效甚微,但是总比不说来的强一点。
索龙奇并没有说什么,就像是李毅说的,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能做的也实在有限,但是遇到了就出手帮衬一下,也当是结个善缘了,毕竟以后如果我们落到这个程度,也会希望有人伸手帮忙的。
有些事情要说了再做,有些事情要做了再说,索龙奇决定回去就和李毅商量商量,这件事儿必须要好好处理一下。
几个人很快来到了工厂的附近,工厂外面有着一圈锈迹斑斑的栅栏,上面牌子上的字也脱落了很大部分,现在只剩下服装厂三个字了,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留下来的。
按理说这里其实已经属于马上就要拆除的建筑了。
但是走进了这座工厂他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想的那么简单。
这里面有不少孩子正在互相追逐打闹,还有的孩子在放风筝,听上去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是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些孩子穿着的衣服已经很旧了,洗的发白,那风筝也就是勉强能飞而已,不过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很耀眼,同时也很刺眼。
索龙奇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破天荒的从自己的兜里翻出了一盒烟,抽出了一根点燃,他之前可是从来都不抽烟的,这一盒是拿回来带给秦立的,买了整整两条,烟酒店老板多送了一盒,他就自己留下了一盒。
抽了一口之后,却没有过肺,他只是又将烟吐了出来。
“走吧,打听打听那老两口在哪儿!”
张家成对着李海说了一句之后,直接走进了工厂里面。
工厂里面的景象十分热闹,十几个人围在了一起,正在看几张图,靠近一看,索龙奇立刻就认出来了,这不正是服装店里面的那几件销量最好的衣服的设计图吗?
不过明显是有人估计这么干的,光是凭借那老两口,根本不可能画出来这样的图!
他们的背后指定是有其他人!
这个人究竟是什么居心?
张家成这会儿已经走了上去,沉声说道:
“各位,我问一下,谁知道张梅和张国在哪儿?
我们有点事情要找他们!”
这十几个人转过身来,他们也都是棚户区的人,多半都是妇女,还有几个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