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欢无法,只得磕头谢恩:“清欢谢过太后娘娘。”
又担心道:“外祖母,您还是请太医诊诊脉吧?”
太后失笑,看了看林清欢,又看了看吕嬷嬷,说道:“哀家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放心吧,哀家好好的。”
林清欢跪着,手扶着太后娘娘的膝盖,天将擦黑,有小宫女静静的一盏一盏的点灯。
太后身后捋了捋林清欢的头发,说道:“哀家听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会得一种病,这病发作起来谁都不认识,就像是个孩子,哀家经此一事,就想着,哀家倒是可以病上一场,虽这些人哀家都认识,但是也可以做不认识。”
林清欢听得似懂非懂。
吕嬷嬷却是听懂了,这是太后娘娘准备换一种活法了。
既然作为太后娘娘,这大夏身份最尊贵的女人,如果想,应该会活的很肆意洒脱。
肆意洒脱,就从给自己看着顺眼的人提身份开始吧。
吕嬷嬷道:“那奴婢现在就去说?”
“嗯。”太后点点头,看着吕嬷嬷去了,自己吩咐林清欢:“把太医叫进来吧。”
“唉。”林清欢立刻欢喜着去了。
虽然太后娘娘刚才说的话,自己不太懂,但是却也能够分辨出,太后娘娘好似真的挺过这一关了。
吕嬷嬷去和帝后二人商量,二人自然是没有意见,景元帝当即边吩咐出去让人拟封郡主的旨意。
吕嬷嬷从御书房往外走的时候,正看到迟公公领着长宁侯进来。
微微打了一个照面,吕嬷嬷行了一礼,就回了慈宁宫。
迟公公则是回禀过之后,领了长宁侯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景元帝的精神尚可,刚才见过吕嬷嬷,听说太后娘娘醒来了,且也精神不错,还有心情给林清欢母女俩提封号的事儿,景元帝心情就又好了几分。
长宁侯进来先是磕头:“罪臣见过万岁爷。”
“迟公公能领了你来,看样子你是承认了。”景元帝坐在龙椅上,摸索着手底下的佛珠,说道:“这是为什么呢?”
长宁侯低头磕头:“是太子,他觉得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呢?”景元帝道。
但是这样道题答案只能问太子了,长宁侯答不出来。
“罪臣也不知。”长宁侯道。
确实有些为难长宁侯了。
景元帝说道:“不知就算了,说说吧,你有什么请求?”
长宁侯一愣,没想到景元帝那么直接,不过随即又释然,这个才是真正的景元帝啊。
“罪臣做错事,罪该万死,罪臣只希望能够保全家人,他们对此事一概不知,还请万岁爷看在长宁侯府,历代忠烈的份上,饶恕臣的家人。”长宁侯连着磕了几个头,直磕的“砰砰”响。
望着儿时的玩伴,景元帝有些感慨,良久,方说道:“朕答应你,若是他们确实不知,就放过。”
“罪臣谢主隆恩。”长宁侯又是深深的磕了下来。
……
景元十六年的九九重阳节,对于京城百姓来说,不管是登高望远的热闹,还是插茱萸赏菊的热闹,都不如朝廷上的事来的精彩。
先是太子被废,终身幽禁,接着是最有可能接替太子之位的嫡皇子景熙,连亲王的封号都没得,直接跃过还未封王娶妻的四皇子,被封为郡王。
然后就是那位前办生悲苦,后半生却走了大运的荣安县主,又被提升为了荣安郡主,就连闺女都跟着沾光,也被封为平阳郡主。
只听说一府两进士的,倒是没听说一府母女两个都是郡主。
若不是公主的封号必须得给皇室中人,怕是母女俩都要一个被封长公主,一个被封公主了。
这份幸运,真是旁人羡慕不来。
重阳节当日,林清欢没有赶去浮玉山,而是让人带了信儿过去,请哥哥陪着母亲好好的过重阳节,自己在宫中陪着太后娘娘。
京城中的消息,景熙并没有让拦着,而是都送到了别院里众人的面前。
对于在山上的众人来说,废太子自然是该高兴的事儿,长宁侯府倒霉,他们也乐见其成。
所以京城的气氛并没有影响浮玉山上面。
林清平领着孙星耀仔细的摆了桌子,准备了新鲜的瓜果蔬菜。
因林清欢不在,众人也不分男女,团团围坐一桌,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重阳节。
倒是宫中的重阳节,过的有些别扭。
因着废太子的事儿,怕影响到其他皇室中的人,皇后娘娘干脆没有准备家宴。
只略见了见诸位公主皇子,就让他们回去各自过节了。
公主们约定到一个人的宫中过节,皇子们则是各有个相约的人。
但是重阳佳节,就该是孝顺老人的日子,帝后还是一起往慈宁宫来。
慈宁宫里,林清欢正陪着太后插菊花。
廊下放了长条桌子,桌子上一溜的青花瓷花瓶,摆着好几个花篮,花篮里是各式各样的菊花,各种颜色,各种品类。
太后娘娘在旁边看着,偶尔提一点建议,或是自己动手插上一枝。
因着太后的允许,春喜和阿梨也被叫进了宫,服侍着林清欢。
此时林清欢插着花,阿梨在旁边守着,春喜则是和几个小宫女一起帮着林清欢拣花。
叽叽喳喳,热热闹闹。
帝后二人进来的时候,林清欢刚好插好了一盆。
见到帝后二人来了,忙着行礼。
这还是自从废太子之后,太后娘娘和景元帝第一次见面。
期间倒是见过皇后两次,见皇帝真还是第一次。
太后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也并为说话。
景元帝向前:“母后,儿子来陪您过重阳。”
林清欢见此情景,忙领了众人下去,留了这大夏最尊贵的三个人一起说话。
皇后对林清欢的做法禁不住点了点头,是个有眼色的。
四周无人,太后没有说话,景元帝也没有说话。
皇后上前道:“外边凉吗?母后还是进殿里说话吧?”
“嗯。”太后起身,皇后忙上前扶住了。
景元帝也上前扶住了另一边,看太后没有避开,心里安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