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1 / 1)

被拉上来的太监一个个手脚直哆嗦,在奉天殿里,当着陛下和那么多的大人面前做饭,换作谁,谁心里不发毛啊。

朱厚照实在是看不惯他们畏畏缩缩的样子,干脆,自己亲自上手。

正所谓君子远包厨,更何况是太子。

只不过现在大家无心去管,好了,就当是太子给陛下尽孝心,对,就是这个,这能有什么好说头。

朱厚照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老子,大明的皇帝,骨子里还有着小农意识。

朱厚照刚刚挑了几个土豆,听听见弘治皇帝急不可耐的喝止:“太子,你要做甚?”

做甚?

做饭啊。

朱厚照有些摸不着头脑。

弘治皇帝恨铁不成钢:“好了,只是尝尝,有个三五个就行了,这些都是良种,每一个都是珍宝,曾可全来满足口腹之欲?”

朱厚照傻眼了。

不是,这奉天殿里,好歹也有百十号人啊,三五个的话,那够分个屁啊,每人连个土豆皮都分不到。

朱厚照没办法,挑了十几个,吨吨吨的弄了一大锅水,加了盐和油,一锅最为简朴的土豆汤这就算是成了。

不多时,已是香味传出。

一锅承载着大明希望的土豆汤算是成了。

朱厚照无师自通大声吆喝:“来,诸位大人,谁来试一试第一碗。”

…………

一片寂静,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做出头鸟。

这,翘首以待不假,可真的要做第一人试一试时,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还是等一等,等一等,不急,不急。

就在朱厚照以为冷场的时候,都准备着自己来当第一人的时候。

终于,出现了真正的勇士。

一只手出现在后面,顿时,所有人都怀着极高的崇敬之意行注目礼。

这样的敢为人先的勇士,不只是哪一位大人啊。

结果,是………

寿宁侯。

噢,不,该是说,国舅爷,毕竟,这爵位,早就被朱厚照给秃噜掉了。

所以啊,再怎么说也是外戚,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

相比之前,被朱厚照整治一番以后,朝堂上也收敛了不少。

一早上水米未进的张鹤龄,闻到锅里香味,早就忍不住了。

朱厚照也是大为吃惊,莫非,自己这个废物舅舅,还有这等开拓进取,为科学真理献身的精神。

朱厚照哪里知道,这厮,纯属就是饿了。

古代京官可比现在早起上班的社畜们要远远辛苦多了,他们常常要早起上朝打卡,一般皇帝在现在早上时间的五到七点就开始上朝理政,但是也不乏有些皇帝特别爱早起或是住在离大臣们住所很远的地方,大臣们为了赶上上朝一两点起床都不是怪事。

一般来说,早朝的时候,没有哪个官员在家吃饭,不过人家也不傻,上好的山参含在嘴里,或是走前一小碗参汤吊着。

可这些金贵的东西,要花钱啊。

花钱,这恰恰是张家最不能接受的恶习。

所以啊,没办法,那就只能是饿着了。

饿着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在面前弄吃的。

所以,这张鹤龄是真的想吃。

张鹤龄刚一举手,张延龄也就迫不及待的跟着他哥的步伐了。

百官们心里一声赞叹:有种。

这下子,就是弘治皇帝对自己这两个小舅子也是刮目相看。

来人打了满满两碗的土豆汤,兄弟两人闻着香味,就忍不住了。

连汤带水,一大碗的土豆汤,兄弟两人就跟比赛一下,风卷残云般吃的一干二净,肚腩也圆滚滚起来了。

看着这两个国舅的样子,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也觉得要流口水。

看起来,很香啊。

要不是碍于礼法,恐怕这一锅的汤汤水水,早就哄抢起来了。

谢迁性子最急,已是有些跺脚了。

弘治皇帝起身离开龙椅,来到朱厚照面前,取过勺子,看着这一锅汤水。

这,说实话,卖相不好。

看来,那就得试一试了。

弘治皇帝看了朱厚照一眼,朱厚照会意,立马给弘治皇帝打了一碗。

“陛下”,萧敬上前,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开口,按理说,陛下的御膳,都得是先验过毒的。

可问题是,这是太子做的,打的,萧敬自然是不敢直说,怎么滴,你怀疑太子要毒害皇帝?弘治皇帝自是知道萧敬担心些什么,不过看了眼似是正在回味无穷的张家兄弟时,瞬间打消了所有的疑虑。

从朱厚照手里取过碗,弘治皇帝没有迟疑,夹了块土豆,送进了嘴里。

百官们都伸着老长的脖子看着陛下的反应,毕竟,大伙这才反应过来,这张家兄弟吃的这么香,可能不是这土豆些原因。

很有可能,就是这兄弟两就是单纯的喜欢,吃。

看来还是陛下的判断,最具有价值。

对于这土豆的味道,弘治皇帝一时间,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除了有些面的口感,其余的,还真的不好说出些什么。

但有一点,肯定不如大米面条好吃。

完全就不能用好不好吃来判断。

看着弘治皇帝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所有人就更觉得不好说了。

或许也是一早都没有吃东西,还是出于想看看这土豆能不能顶饿。

一碗的土豆汤,弘治皇帝竟是很快就吃光了。

“嗝”,弘治皇帝轻微的打了个嗝,隐隐约约觉得饱了。

等回过神来,发现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着自己,面色有些微红,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来人,给诸位卿家也都赐一碗。”

朱厚照首当其中,当仁不让的给自己来了一碗。

接下来这汤怎么打,就很有将就了。

这里,就见证这每个人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了。

内阁的三位阁老,当仁不让的就是半碗汤,办碗的土豆块。

然后,像是户部,兵部这样的,肯定会比工部的要好,工部的,一定要比鸿胪寺的要多。

分到后面的,那些个四品以下的,得了,皮都看不到了,就咂摸咂摸味吧。

弘治皇帝突然大笑起来,龙颜大悦,然后指着这碗说到:“此良种,实在是我大明之福啊。

诸位卿家,这土豆,乃是太子所献啊。”

奥,明白了,明白了,接下来大家都懂了,彩虹屁嘛,又不要钱。

面对潮水而来的夸赞,朱厚照倒显得很谦逊:“不,不,不,若是只有本宫一人,那也是万万不可的,没有个七八年的功夫,想来也做不出什么来。

何鼎种出土豆,这才是大功,大功啊。

若是想要推广开来,还得诸位大人齐心协力,任重道远啊。”

何鼎本就名声不错,如今在百官眼里,更是个贤宦的代表了。

大伙都是人精,谁又不知道,太子这是在给何鼎请功呢。

尤其是萧敬,心里吃味不已,这何鼎这么就这么好的命呢。

要知道,官场上的常态就是:你干活,上官领功,肉是人家的,能给你剩下来一口汤就不错了。

哪有太子这样的人啊,大好人啊。

“朕知道,朕知道,你这是在给何鼎请功,好啊,何鼎本就有大功,不过朕之前说了,辽东文风兴起才可回京,朕口含天宪,不可朝令夕改,以免失信于天下。

朕看,就赐何鼎斗牛服一件,金一千斤。”

这金,自然不是金子,而是黄铜,况且一千斤,在內帑的赏赐中,算是规格非常高了。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来些什么,“对了,此等好事,曾可不告诉列祖列宗。

太子,待会儿和朕一起去太庙告祭祖宗,孝陵那,就让魏国公祭拜,告知先祖。

好了,太子,你是首功,说吧,朕该如何赏你?”

弘治皇帝万万没有想到,朱厚照是当了真。

朱厚照想了想,“父皇,儿臣的镇国府还缺一个管事太监,儿臣想着是不是可以选任一位。”

“这,镇国府的管事太监?东宫不是有了管事太监,怎么镇国府还………

好吧,朕知道了,朕记得刘瑾一直都未赏赐,朕看他啊,既有能力,办事也还稳妥,朕看,他兼着就可,在赏赐件麒麟服。”

岂料,朱厚照摇摇头,“父皇,刘瑾在东宫已是兼任多职,平日又跟着儿臣,实在是分身乏术,儿臣想换个人选?”

身兼数职,换一个说法,就是刘瑾在东宫的权势也越来越大了。

百官心里一惊,太子,就连自己的伴伴都是要防着吗?

弘治皇帝眉头一皱,他很清楚朱厚照的意思,就比如,萧敬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可即便如此,萧敬管了厂卫,司礼监,就绝不可能让他再掌御马监。

等到了朱厚照以后,对权力分散就更为看重,八虎,哪怕刘瑾是首,也只不过和萧敬如今的地位权势一般一样。

跟别说,还有个西厂在。

“好了,朕清楚了,那你可是有了人选?”

朱厚照故意摇摇头,“儿臣一时半会之间,还没有个合适人选。”

“那好,等你有了人选在告诉朕。”

“是”。

退朝以后,朱厚照屁颠屁颠跟着弘治皇帝去了太庙。

偌大的太庙,只有父子两人,朱厚照跪在后面,听着弘治皇帝神神叨叨半天,好像他说的,天上的祖宗真的能听见一样。

“你就没有什么想问朕的?”

弘治皇帝冷不丁的一问,本来打着瞌睡的朱厚照吓了一跳。

“儿臣,要问啥……”

朱厚照小心翼翼问道。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这般样子,也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厚照:“你昨日说,这土豆是你从番商手里买来的,还有之前秀荣的药,也是从番商手里弄来的。

你自己问问自己,难道你就没有,想开海禁的想法?”

………

“有”,朱厚照回答的干脆利落。

“你不知道这是违背祖训的?”

弘治皇帝步步紧逼。

“知道。

可是父皇,如今与洪武年间不同了,当初海禁是有当初的道理,可现在,难道海禁真的适合吗?

至于祖训,父皇现在说的,将来过个百年,那也是祖训。

有朝一日,儿臣也要做祖宗的,那儿臣现在说什么也会变成祖训的。

难道儿臣现在说的,百年以后,也能为后世的皇帝解决?

父皇,儿臣觉得,祖训这东西,是老祖宗为了帮着咱们这些子孙的,不是来难为咱们的啊。”

太庙里只有父子两人,朱厚照倒也是说了不少心底里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背对着朱厚照的弘治皇帝看着牌位,一直都没有做声。

“海外,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你要知道,一旦开始了,不是随随便便能停下来的。”

朱厚照心里一咯噔,不可思议的抬起头。

弘治皇帝这话说的没错,一旦要重新下西洋,这个工程,花费之大,耗费人力至多,绝不会比永乐年间要少啊。

朱厚照咬咬牙,“儿臣保证,对我大明利大于弊。

父皇就是现在不开,等日后儿臣登基,开海必定要提上日程。”

“你知道朕今日为何不说这件事吗?”

这也是朱厚照一直嘀咕的地方,按理说有了土豆,大可以顺势把开海的政策给拿出来。

他就不信,这都是上升到了盛世的太态度了,难道还有人敢反对?

要知道,这可和当初永乐时期宣扬大明国威不一样,这是造福苍生的好事啊。

“你要知道,咱们大明是海禁,可这不代表,和海外那些商人没什么交道。

朕还听说,海商在江南,家大业大,根基深厚,他们的家业怎么来的,朕心里和个明镜一样。

还有,这江南倭患一日比一日严重了,难道我大明在江南数百个卫所,几十万的人马,还剿灭不了区区千人倭寇?

没有人带着,难道他们就真的敢深入数十里,杀我大明百姓?

你想想看,这满朝文武有多少都是江南人士,开海,就是要从他们嘴里撕下肉来,谈何容易。

这件事,急不得啊,厚照,日后,你做了皇帝也要记得,有的时候,一件事,不是皇帝想要做,就做的成的。”

朱厚照被震撼了,原来,自己老子,什么都知道啊。

就是太明白,才不敢头脑一热就干起来了。

改革,是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的。

百官,恐怕有不少都知道海外的好处。

那些真正激烈反对的人,恰恰就是知道海贸的好处油水。

然而这些人,恰恰是在大明最不敢乱起来的地方,江南。

怪不得弘治皇帝会举步维艰,不敢轻言决断。

最新小说: 亿万神豪:从无限返利开始 梦幻西游:最强龙宫 独宠贵妃 大宋小王爷 网游CF:我成了生化幽灵 锦衣佞臣 大秦:仙国帝君 大唐:神级选择 大唐:开局娶长乐,她却逃婚了 怀了天下第一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