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观音说:“这串佛珠是我们大辽已经故去的国师亲手镌刻上去的佛家心经,我从小就带在身边,耶律丽苔,也就是你的婵娟,她非常喜欢,几次想跟我要,我都没舍得给她。你现在娶了她,而她已经不在人世,我便把这串珠子送给你,也算是了却她的一个心愿。将来你到了大宋可以再娶妻子,这是皇上和我的意思。不要因为娶了婵娟就影响到你,你把她作为故去的妻子,再娶一房续弦也就是了,不影响的。你遇到意中人之后,把这一串项链给她。她戴在身上,就像婵娟带着一样,这就圆满了。”
说罢,将那佛珠递给卓然。
卓然郑重的接了过来,佛珠还有萧观音身体的温热,他捧在手心,站起身,长揖一礼道:“我和婵娟的在天之灵,以及我未来的妻子感谢娘娘的厚爱,这串珠子我会作为传家之宝,一代代传下去,永远铭记娘娘的恩情。”
萧观音点点头,似乎卸下了一副重担,挥了挥手说道:“你快走吧,我知道你事情紧急,等到忙完了,若有空闲再来上京看我,本宫可是你的岳母呢,呵呵呵。”
卓然听她笑的很苦涩,眼中满含深情,不由心下感动。在古代通讯极其落后,一别之后,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还当真是不好说的。很多情况下,这样的离别甚至可能成为决别,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这也是很常见的事,难怪她如此伤感。
卓然心中牵挂包拯的事情,将来串佛珠挂在了脖子上,贴身带着,不说二话,转身快步离开了御花园。
……………………
卓然带着婵娟、石榴花和少数几个随从,在一队御林骑兵护卫下,星夜兼程赶赴大宋东京汴梁。
他们中途几乎就没有睡觉,连护送他的御林军都累得不行了,卓然还在策马狂奔,一路不停换马。因此到东京汴梁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御林军都被甩到了后面,剩下的护卫也都累得几乎要在马上睡着摔下来了。
卓然他们两眼通红的终于回到了东京汴梁。
刚到城门口,他就呆住了,因为他看见城门口上悬挂着白色的灯笼,长长的挽联一直挂到城门上,这只有举行国丧才有的礼遇,难道是哪位皇族去世了吗?卓然立刻揪出了一个守城的兵士,沙哑着声音问道:“是给谁办丧事?”
那兵士被他揪住动弹不得,见他身穿官袍,后面跟着一大帮疲惫之极的辽朝兵士,吓了一大跳,赶紧说道:“是,是包拯包大人。”
卓然心头猛的一震,还是来晚了。卓然又急声问道:“丧事在什么地方举行?”
“在,在包大人的府邸,也就是皇城的北街,挂着很多白帆的地方。”
这守城兵士似乎明白了,来的人或许是辽朝的奔丧的,于是镇定了下来,将情况说的比较详细。
卓然放开了兵士,吩咐石榴花带婵娟他们去皇宫驿站住下,自己则径直冲往东京汴梁皇城北街。这条街基本上住的都是朝廷的权贵,包拯包青天的府邸也在此就不足为怪了。
卓然的马沿途冲去,路两边都挂着白灯笼和白帆,不少人头上都披麻戴孝,这简直跟国丧差不多了。看来包拯包大人所享受的待遇,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是无以复加的了,也可见宋仁宗对他的死有多悲伤。
卓然一路狂奔,终于来到了包拯包青天的府邸。
门口有负责迎接吊唁的宾客的官员,对前来吊唁的要予以登记。当卓然翻身下马冲过去时,被守卫拦住了,守卫让他先去登记,卓然便快步来到登记的官员前,那官员问道:“请问大人姓氏名谁?”
“卓然,我叫卓然,是被派往辽朝为官的,奉旨紧急赶回。”
那登记的官员哎呀叫了一声,赶紧将毛笔扔在地上,急声道:“卓大人,你可回来了,皇上都问了好几次了。快快,快进去吧,大殿里黄公公正等着你呢,已经等了两三天了,估摸着你还有两三天才能到的,想不到提前到了,快进去吧!”
卓然赶紧快步冲了进去,里面前来叫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大堂之上摆着灵堂,挂满了白帆和白灯笼。负责登记的官员在后面追着卓然,一边追一边高声叫道:“都让开,卓大人来了,卓然来了。”
宾客们纷纷闪避,很显然,他们似乎都已经知道了卓然被紧急召回来的目的。卓然一路往前,终于来到了大堂之中。
卓然的名号被那接待接待的官员一路狂奔着叫了进来,几乎是人人都听到了,赶紧朝他望了过来。
很多人卓然并不认识,不过在大堂里的几个人他却是认识的。当中坐着一个须发皆白,微微有些发福的,手里拄着一根蟠龙杖的,正是庞太师庞籍。
旁边坐的则是先前在元宵灯会上曾经见过的宰相韩琦,以及司马光和王安石等人,基本上朝廷中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原来第二天就要出殡,送灵柩返回包拯老家合肥安葬,所以头一晚上,很多人都赶到了这里。
卓然出现在门口,里面的人都是惊喜交加地望着他,似乎已经盼他很久了。卓然深吸口气,朝那几个人点了点头,跨步走进大堂,来到了灵前。
桌上放着一条条的白绫,卓然已经看见了,堂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用白绫系在腰间,并用一条白绫勒在额头,相当于披麻戴孝,于是他便上前取了一条,同样系好后才到灵前。
灵前伺候的书吏送上了三支点好了的香,卓然接过,走到灵堂前,右手持香,左手撩衣袍,扑通一声跪倒,哀声道:“包大人,学生,学生来迟了……”
只说了几句,便悲从中生,潸然泪下,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棺材旁边的死者家属也跪倒还礼。
卓然站起身,上前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之上,怔怔的望着从房顶一直垂下的巨大的白布上浓重的笔墨写着的奠字,怅然伤心。
良久,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子的声音:“哥……”
卓然扭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女子正眼泪汪汪的望着他,一身雪白孝袍,头戴麻衣,用麻绳扎在腰间,却正是很久没见面的云燕。
卓然顿时吃了一惊,眼见她披麻戴孝,身后就是刚才还礼的一帮家眷,脑袋中如过电一般,嗖嗖闪过无数的镜头,不由脱口说道:“你,你是包拯包大人的女儿?”
云燕点了点头,说:“家父本想等你回来,可惜老天没能多给他些日子……”
说到后面,话语哽咽,泪珠滚滚而下。
顿时间,以前的种种疑问通通都串在了一起,一下全都解开了。
原来云燕竟然是宋朝最有名的大臣包拯包青天的女儿,难怪她如此神通广大,难怪铁妙手都要给她面子,不花钱给自己打造设备,难怪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对她礼敬有加,原来这些人都知道她的身份,唯独瞒着自己。
虽然自己已经猜到她的来历绝对不简单,甚至猜到了她可能是皇帝的女儿,某位公主,可是现在他才知道,她竟然是著名的包青天包大人的女儿。如果她是公主,或许还不能让那么多官员对她如此敬畏,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为包拯的女儿,她的分量恐怕比公主还要重。
便在这时,从旁边过来一位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给卓然施礼,说道:“卓大人,黄公公请您过去说话。”
黄公公便是宋仁宗的贴身太监,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圣旨都是由他亲自请去宣读的。听见这话,便跟着那小太监来到了一间厢房内。
屋子里只有一个身穿黄色马褂的,下巴上光溜溜的,颇为富态的太监,正瞧着卓然。
小太监低声做了介绍,眼前这位就是宋仁宗身边最宠信的太监黄公公了。
卓然忙上前躬身施礼:“卑职拜见公公。”
“卓大人客气了。”黄公公招手示意他在旁边交椅上坐下,“你来晚了,不过也怪不了你,从辽朝上京赶到这,你的速度已经算非常快了,本来估计你还有几天才能赶到的,你已经提前到了。但还是来晚了,包大人没有能等到你回来的这一天,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卓然点点头,说道:“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由包大人亲自叮嘱我?”
卓然心想,自己又不是善于治病的名医,包大人等着自己来,当然不是等他来救命的。应该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给自己,可惜没来得及。
喜欢刑宋请大家收藏:刑宋我爱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