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路会死吗?
当然会!
那些灾区灾民会因赈灾不及时而饿死!
刘伯温望向李善长,问道:“李太师,敢问可知‘水泥’此物?”
李善长沉默片刻,点头道:“嗯,老夫知道,也亲眼见识过。”
毕竟是他亲儿子,李祺在青龙山的所作所为,都会有人详细汇报给李善长。
“那水泥用来修路,大明各州县道路相连,是否于国于民有利?”刘伯温再问。
李善长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他虽然是个文臣,但早些年老朱还没起家的时候,那也是跟着老朱一起行军打过仗的,以李善长的才华学识,他当然清楚一条笔直平坦的道路对国家、对军队、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昔年老朱称吴王时,李善长就是右相国,主管后勤工作,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而这里面道路问题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难关。
选择哪条路做粮道,既安全又快捷,能够平安运送到前线将士手中,不会出现任何意外,李善长这个后勤大管家那是太有心得了。
因此,即便李善长很想反对,却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本来不想回答,但老朱陛下和群臣的眼睛都盯着他,李善长也不得不开口道:“有利。”
刘伯温又道:“修路于国有利,那么刚才李太师因何反对?”
李善长忍不住道:“汪学士也说了,此策虽是良策,但若国库不能支应充足的钱粮,良策落到地方,对百姓便是滔天的祸事,所以我们才会反对。”
李善长何其精明的人物,言语之间就将汪广洋拉到了自己的战车上面。
汪广洋闻言不由眉头一皱,满脸不爽地瞟了李善长一眼。
这李善长跟他儿子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你们担心的是举国兴修道路,难免忽视农耕,耽误了春播秋收,且百姓若将来以修路做工为主业,更会引发农田荒芜,岁入无粮,对吗?”
刘伯温步步紧逼,追问李善长。
李善长有些烦了,冷着脸道了一声“对”。
可他浑然不知,已经落入了刘伯温的语言陷阱。
刘伯温环视殿内群臣,缓缓道:“那么,如果朝廷将修路之策缩小到某一州,某一县,以此作为试点,通过此策落地一县,让君臣见证成败,成则推行全国败则停工立止,李太师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一项于国于民有利的良策,却因为国库空虚而不能推行,那么我们先拿一州一县来试试,无论成败都不会对社稷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影响到民生发展,诸位还有意见吗?”
刘伯温火力全开,目光不善地看着这些反对之人。
先前他还不能确定,李文和所言是真是假,这些反对的朝臣里面,有人是因为私心作祟。
那么现在,谁要是再敢出言反对,那就是真的没道理,纯粹是为了自身利益了。
看着火力全开的刘伯温,李善长当即愣住,殿内群臣也愣了。
一州一县之地,进行试点?
嘶……好妙的计策!
窃窃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殿内顿时一片喧嚣争论。
相比老朱陛下先前在大朝会直接提出的举国兴修道路的提议,今日刘伯温将改良后的办法拿出来,无疑比老朱陛下的激进做法温和了许多,而且诚如刘伯温所说,一州一县之地确实对大明社稷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那既然不会对社稷造成太大的影响,此策又对社稷和百姓有利,同时还能赈济灾民为百姓谋福祉,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至于对权贵缙绅的利益产生冲突,这属于私利,那是万万不能拿到朝堂上说的。
你没看见皇帝陛下正眯着眼睛打量群臣吗?
他都退让到了这一步,要是谁再敢出言反对,只怕皇帝陛下就会动手了。
渐渐喧嚣的议论声里,李善长叹了口气,迟疑半晌,道:“老夫……无话可说。”
殿内瞬间寂静,群臣看了看刘伯温,又看了看李善长,最后情不自禁望向老朱陛下。
只见老朱陛下脸上喜色一闪,群臣心中顿时有了数。
这特么是你们合伙演的戏吧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然后他娘地给我们忽悠进去了?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
李善长可是那李文和的亲爹啊!
这不是纯粹合伙在演戏吗?
你娘咧!
朝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关键问题在于,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那些反对的朝臣都拿不出任何理由继续反对了。
朝廷都已经缩小到一州一县之地,你们还想怎样
当然,如果试点失败,朝堂上痛打落水狗的官员必然不少,刘伯温这个倡议者就会首当其冲,所以他其实是在替李祺背锅担责任。
而如果成功,各地都有了笔直平坦的道路,那此策任何人都无法继续阻拦,否则你就是心中有鬼,因私利而忘大义,那老朱陛下就绝对不会手软了!
反对态度最激烈的太师李善长都熄了火,别的朝臣自然更无法说什么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不敢开口了啊!
连汪广洋都选择了沉默,谁还敢再开口?
群臣沉默,刘伯温继续加大火力。
“毫无疑问,此策利国利民,所以不可不行!”
“试点此策,亦不会影响民生社稷,乃是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请陛下定夺!”
老朱陛下见状,欣然点头。
他知道这项国策今日此刻总算是正式可以颁行下去了,接下来便是选址问题,选择哪个州县试点,已不必在大殿上讨论,这是天子与重臣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
而且将试点公布,万一那些狗东西故意去搞破坏,反而不美。
所以老朱陛下看向了汪广洋,笑问道:“爱卿怎么看?”
汪广洋神情一怔,老朱陛下这是在逼着他们表态啊!
思来想去,他只能神情严肃地躬身道:“老臣以为……可行!”
老朱陛下又看向了李善长,这位当朝太师也立刻躬身道:“老臣也以为可行!”
顿了顿,李善长又补上了一句:“大明州县若能道路相通,国祚必延千年,盛世不远矣,陛下文治武功,远迈古今帝王天子,臣为陛下创此千秋功业贺!”
这句马屁虽有马后炮之嫌,但力道还是很足,拍中了老朱陛下的痒处,以致于大笑不止。
“哈哈哈,爱卿过誉了。”
“说起来你献出此策才是真正的大功!”
“传旨,太师李善长献策有功,进年禄五千石!”
李善长:“???”
卧槽?
我献策有功?
你要搞死我啊?
我他娘地什么献这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