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报通过兵部的急递送达京师,兵部尚书杨博一看,不禁头大如斗,赶紧来到内阁,将塘报交给三位阁老。
三位阁老看后,也是有些冷汗淋漓,之前不管官军怎么战败,倭寇就算能够洗劫一些县城,但是绝对不敢长期占据的,否则官军大军进剿,四面合围,那倭寇的下场就很危险了。
这次倭寇不仅攻克县城,大明的知县殉国,还公然占据崇明县,这是在万寿帝君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两个大逼斗,以三位阁老们对嘉靖的了解,恐怕嘉靖就不止狂怒一番了。
严嵩看着这塘报,说道:“不管怎么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等就得奏明陛下,不得欺瞒。”
严嵩将塘报递上去,果不其然,不一会黄锦就来请三位阁老和杨博到无逸殿去,四位臣子来到无逸殿,行礼之后,严嵩抬头看了看嘉靖,嘉靖脸上没什么怒意,严嵩知道,那是嘉靖已经十分愤怒了,若是他上来就一顿怒骂,此事倒还好说,越是这样,就说明嘉靖已经怒极了。
嘉靖拿起这份塘报,问道:“诸位怎么看这东西?”
杨博说道:“陛下,这塘报已经是半月前的了,浙直总督赵文华、南直隶巡抚唐顺之已经调兵遣将,说不定已将崇明收复了。”
确实,这会的交通,从南京到京师差不多要十多天,前线瞬息万变,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也很难说。
嘉靖问道:“那本兵以为,此战当怎么打?”
杨博说道:“此战不在于路上,而在于海上,若海战胜,则事成矣,若海战负,则事难成也。”
杨博说的是实话,就这六七千倭寇,若是真的在平原之上,大明大可以调集数万大军,就是磨也把他磨死,但是崇明在长江口,倭寇又善于水战,此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师,只要水师战胜,这伙倭寇就如同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了。
嘉靖问道:“现在附近能调动的水师有哪些?”
杨博来之前已经仔细在兵部的档案中看过了,南直隶的水师不用多言,唐顺之等人自会调度的,外地援兵的话,最近的就是操江提督和南京守备下辖的水师,还有之前为了防备倭寇,增募狼山、福山水兵万人,福、苍、沙船400艘,招募江南北徐邳官兵充实战备。
还有就是浙江的水师,胡宗宪和戚继光到任后,在杭、嘉、湖亦参将及兵备道,在杭、嘉、湖地区设海盐、橄浦、乍浦三关水寨,招募福、苍等船78官兵2000余人。
戚继光还在台、金、严地区建福船、苍山、等战船40艘,分布于松门、海门等处,胡宗宪还在浙江全省调发横江、乌尾船二百余艘,改造福清船四百余只,苍沙民船复数百只以供备倭之用。
这些就是现在能够马上调发的援军,嘉靖听后,说道:“兵部立刻严令胡宗宪,除少量战船留守外,其余战船均赴松江府,务必要将这股倭寇尽斩于崇明。”
杨博当然知道嘉靖的意图,这伙倭寇要是不除去,嘉靖的脸面何在?但是作为兵部尚书,杨博考虑的明显更多,虽然杨博没去过南方,但是对于南京的守备,他是一点也不看好,天子脚下,百官面前的京营是个什么德行,大家也都看到了,还不要说两千里外的南京京营了。
故而杨博说道:“陛下,兵法正道乃是围三缺一,这伙倭寇,真倭占一半,本就凶悍之极,若彼逃生无望,困兽犹斗还好,万一沿江袭扰南京,震动陵寝,罪莫大焉。”
杨博的话确实让嘉靖开始思考起来了,现在嘉靖已经是脸面尽失了,要是这伙倭寇真的跑到南京去作乱,那嘉靖的脸就不是丢了的问题。而且对于南京京营,别说杨博没有信心,就是嘉靖,也是一样没有信心。
京师的京营,往往还会支援九边,也会选拔一些九边的精锐进来,尚且糜烂不堪。南京的京营从靖难之后就没打过仗,到底有几分成色,谁也说不清楚。
嘉靖问道:“本兵以为,应当如何办?”
杨博说道:“急调操江提督、九江、仪征等处水师赴江阴拦截,必不使贼越江阴一步,同时严令南京守备,整顿水师,同时将漕运总兵下辖水师调至江上,拱卫南京。”
漕运总兵麾下也是有些水师的,漕运总兵常年负责运送漕粮等物,难免不和运河上的水匪打交道,其麾下的水师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肯定比南京守备的水师要强的多。
嘉靖听了以后说道:“如此就本兵赞画吧!严令督抚总兵各官,彼等现今皆是戴罪立功,若犹失机战败,朕必从严究治,祸及九族,悔之晚矣!将朕的话明发督抚。”
杨博、严嵩等赶紧领命去办。
上海县,俞大猷赶到与唐顺之汇合,俞大猷问道:“都宪,这股倭寇什么来头?竟然占据崇明不走。”
唐顺之将情况给俞大猷介绍了一下,俞大猷也感到形势不太妙,一般来说,倭寇只会洗劫屠戮城镇,还从未占据县城,这伙倭寇真是胆大之极,想来肯定是有所倚仗的。
徐海等人此次分乘战船五百余,占据崇明,明军水师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若没有水师掩护,官军根本无法登陆,这事难办了。
俞大猷说道:“都宪,眼下倭寇可有什么动向?”
唐顺之忧心忡忡的说道:“这几日倭寇都派出快船,侦查沿岸地形,恐怕最近就会登陆劫掠。”
听闻这话,俞大猷倒是觉得是个机会,现在倭寇在崇明,官军难于登陆,可是一旦倭寇登陆,俞大猷觉得凭借这六千狼兵加上南直隶的精锐,还是能够和倭寇在陆上决一雌雄的,至少要先打一仗再说,一旦大军云集,又毫无动作,嘉靖肯定会追究南直隶一众官员的责任。
官军眼下要做的就是先扳回一局,给嘉靖看看南直隶的官军还是能战胜倭寇的,否则嘉靖算起总账来,大家都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