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的蒙古勇士每时每刻都在牺牲,打来孙的心头都在滴血,他几次想要开口,但是每次一抬头,迎面而上的就是俺答冷冽无情的表情,打来孙也是毫无办法。
正在打来孙思考怎么开口的时候,从后方突然来了一名汗帐勇士,在俺答的耳边耳语了几声,俺答竟然立刻调转马上离开了,根本不管眼下的战事,令一众蒙古领主面面相觑,正在攻城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令俺答如此失态,直接离开了?
见俺答带领自己的亲卫离开了,打来孙看着前方的战场,说道:“我察哈尔部的勇士们已经尽力了,明狗的边墙比之以往更加坚固,我们不能让勇士们白白的在此去死,退兵吧!”
打来孙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蒙古大汗,况且朵颜三卫又是他的部众,俺答在时,还可以压制他,现在俺答自己都不知道处理什么急事去了,土默特的一众领主自然是无法阻止打来孙的,在打来孙的命令下,察哈尔部退兵。
欧阳安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蒙古人怎么就这么匆匆的退兵了,本军门这里还有好多好东西没有拿出来招待你们呢,早知道就该上来一股脑都用了的。蒙古人来去如风,连自己同胞的尸体都顾不上了。
欧阳安见蒙古人是真的退却了,派人从城头下去,斩获首级,同时命令蓟镇的其他关隘加强戒备。
刚刚俺答已经收到黄台吉大败的消息,所以失态之下,也顾不得打来孙了,赶紧回到自己的大帐中,黄台吉的能力他还是清楚的,黄台吉也算是现在蒙古部落中的勇将了,以骁勇著称,士马雄冠诸部,被称为蒙古右翼五勇士之一。何况此行还带着两万蒙古精锐,居然被人击败了,俺答当然要去过问了。
俺答叫黄台吉详细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一下,黄台吉就将此战的详细经过告知了俺答。
这下俺答就更加疑惑了,马芳本在大同镇担任总兵,后来明廷把他调至宣府镇担任总兵,虽然离古北口很近,但是以俺答对于大明的了解,镇守总兵一级的大将,绝不可能擅离汛地的,而且即便是明廷调动马芳来救援古北口,马芳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赶到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马芳早就率兵埋伏于古北口,就等黄台吉来了。而且还有一件事情可以佐证此事,就是马芳的兵力。马芳麾下有多少骑兵,俺答是很清楚的,最多不过四千之数,就算是从宣府镇再征调部分精骑,也不会超过七八千之数。
而黄台吉在古北口外遭遇的骑兵,据黄台吉说有一万五千之众,马芳决计是没有本事调动这么多骑兵的,肯定是明廷调集数镇的精锐,埋伏了黄台吉。
从喜峰口外撤回来的蒙古领主们也已经听说了黄台吉大败的事情了,黄台吉这次可以算是惨败了,损失了三千多蒙古精锐,对于蒙古人来说可以算得上大败了。
对于黄台吉的大败,一众蒙古领主心思各异,土默特的各个领主当然是极为愤怒了,黄台吉的这次大败损失的是土默特的精锐,但是对于察哈尔部的领主们,尤其是打来孙来说,那心中可以说有些窃喜的。
俺答把他这个最能打的儿子安排在察哈尔部的旁边,防范察哈尔部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土默特和察哈尔都在争取朵颜三卫,黄台吉的这次大败,是有利于打来孙发展自己的势力的。
但是眼下打来孙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心思表达出来,打来孙气愤的说道:“大汗,这是卑贱狡诈的明狗设计埋伏了黄台吉,肯定是有人出卖了我们黄金家族的猛士!大汗,要把这些叛徒抓出来处死!”
俺答也在思考此事,明狗怎么能这么精确的算到黄台吉行动的时间的?马芳虽然很熟悉蒙古人,但是俺答决不相信马芳有这个本事,之前明廷的兵部尚书杨博确实厉害,但是听说他死了老爹,回去丁忧了,俺答也怀疑自己内部有叛徒。
他问道:“那依大汗之见呢?”
打来孙就认为,肯定是赵全和他首先的白莲教徒中有明狗的奸细,偷袭古北口的事情,在蒙古都是绝密,除了能够进入俺答汗帐的大领主,就是赵全知道了,蒙古领主们是不可能泄露消息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赵全了。
打来孙不等俺答作出回应,就吩咐道:“把那条汉狗给本汗拉过来!”
赵全被人叫来汗帐的时候,有些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事情,没想到打来孙一脚把他踹倒,抄起马鞭劈头盖脸的就抽了起来,边抽边骂道:“赵全,你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大汗可怜你,将你收留,没想到你竟然敢背叛大汗!”
赵全赶紧想求俺答制止打来孙,他嚎叫着说道:“大汗,小人不敢背叛大汗啊!小人全家就命丧明狗之手,小人与明狗不共戴天啊!”
打来孙还准备继续抽他,被俺答制止了,俺答说道:“此事本汗会查清楚的,就不劳大汗了!”
打来孙这才恨恨的放下的鞭子,他本想借此机会把赵全弄死的,打来孙很清楚,俺答虽然在蒙古诸部中实力强横,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这帮汉人,赵全等人招徕汉人,为俺答效力,现在赵全有人口万众,周延数十里,马匹五万,牛三万头,谷二万斛。他们依附蒙人垦荒种地,从事各种工艺生产,有的干脆做了奸细。俺答从兵变叛逃的兵士中挑选狡黠狡诈之徒,装扮成僧人、乞丐,流徙诸边,甚至入京师之地侦察,刺探情报。
若是将赵全弄死,肯定会使得他手下的汉人离心,没想到俺答居然制止了自己。
俺答思索了一会,说道:“既然眼下无法破口,留在这里也是无益,各部落散去了吧!”
俺答率土默特部回到板升,打来孙也率察哈尔部回到辽东去了。
官军经过多次侦察之后,终于确定蒙古人已经撤走了,欧阳安、欧阳必进向朝廷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