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娘立刻站起身出屋,走到院子里,她看到了正和沈遇搭话的潘巧儿。
不久之前赵大娘才在巷子口见过潘巧儿落荒而逃的背影,一眼就认出了她。
沈遇并不回答潘巧儿的话,只是礼貌疏离地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赵大娘不能对姑娘家如何,只是狠狠瞪了神色如常的自家儿子一眼——
儿子什么的,果然就是没有闺女省心!
这才刚来清水巷几趟啊,就这么不闲着。
这要是调转过来,枝枝是她的闺女,她可不放心把宝贝闺女嫁给这样的臭小子!
沈遇也是无辜,他只是站在宋家院子里,是潘家姑娘主动来和他说话的。
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让人瞧几眼就羞得躲起来。
而且人家潘姑娘这次既没递帕子,又没影响他干活,只是打了个招呼寒暄一二,他总不能在宋家的地头对着人家的客人摆脸子。
母子俩眉眼打着机锋。
潘巧儿并不见怪,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沈遇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这次还算好的呢,青年起码没给她脸色看。
是不是说明他已经被她打动了呢?
她便还是笑盈盈地看着沈遇。
那头潘大婶也从女儿那耐人寻味的态度里察觉了不寻常的地方。
她心中一边责怪女儿主意大,一边又难免想到:难怪女儿连自家的秀才表哥都看不上,眼前的青年正样貌出众,身材健壮,一看就是能支撑门户的好儿郎,对比之下,文弱的秀才郎都被比成了瘦麻杆了!
说起来,赵家那孤儿寡母的穷苦人家,确实是更适合招上门女婿。
但眼下这情形,人家似乎是并未瞧上自家女儿。
潘大婶心中思绪良多,面上却也不显,笑着看向赵大娘,“这是您家的儿子吧?”
赵大娘客气道:“是啊,儿子不成器,让你见笑了。”
潘大婶:“您太谦虚了,您家儿子这么周正,您真是好福气。”
这时宋玉枝装好了潘家预定的元宵从灶房出了来。
气氛有些怪异,宋玉枝只作不觉,将食盒递给潘大婶。
“一共五十颗,都装在里头了。您清点一番。”
潘大婶笑着说不用,“远亲还不如近邻呢,街里街坊住着,我还能不相信小娘子的为人?”
说着潘大婶就给出了二十五文钱。
做生意还是得明算账,当面不点清楚,回头短缺了说不清。
宋玉枝收过铜钱后就继续劝道:“大婶还是点一点吧,而且我方才听您说这是要送去给亲戚的,清点的时候也顺带看看装的怎么样,别给挤压磕碰了。”
“好,那我就点上一点。”
潘大婶说着就掀开食盒里头的一层,只见里头的圆滚滚的元宵白白胖胖,十分喜人。
更周到的是,宋玉枝不只在里头多撒了糯米粉,每颗中间还都用一层薄薄的油纸相隔。
便再也不需担心元宵粘连,破坏了卖相。
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