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事多,暂时只能写这么多,明天补上。下面的文字都是凑数,只是为了打卡用,大家没有必要看了。”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背井离乡来华支援,后来如何了?
娃琪侃些事
2024-07-1709:57江西
关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走到了终点,乌克兰于一片废墟上获得了新生。
然而还不等众人喜悦,乌克兰就陷入艰难处境,迎来了堪称悲剧的命运。
后来的乌克兰,经济凋敝、武力不复,大量人才流失到国外。
有200名专家来到了中国,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甚至深深扎根于此。
重获新生的乌克兰,为何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来华专家又为何不愿离开?
一、短暂的辉煌与荣耀
苏联时期,乌克兰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
当时的乌克兰得到了大量苏联军事工业的投资与资源分配,国防潜力近乎占到整个苏联的1/3,每年能够生产出大量军工产品,包括宇航、火箭、导弹以及军事船舶等。
尤其是在最后两项上,乌克兰堪称得天独厚。
在巴普洛格勒机械制造厂和南方机械制造厂的共同助力下,它直接成为世界上第六大战略导弹生产国,令人闻风丧胆的ss18、ss24型导弹,当时是乌克兰的“明星产品”。
还有隐蔽性极强,外表和普通火车车厢一样的ss25铁路车厢式导弹,能够轻松躲过卫星的侦察。
苏联第一颗通讯卫星用的运载火箭,也是这里生产出来的,靠着这些军工产品,乌克兰每年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在乌克兰黑海沿岸还有三个大型水面船只建造厂,要知道当时苏联也不过只有六个而已。
那里不仅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诞生地,还是苏联唯一能够生产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地方,每年产出大量驱逐舰和巡洋舰。
靠着军工产业支撑,乌克兰的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在人口只占全球0.8%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经济总量却达到了全球的5%。
按理说,乌克兰人的生活水平应该能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才对。
更不用说,乌克兰还号称欧洲粮仓,每年产出大量的糖、土豆、天然气以及石油。
可即便如此,其人均收入也只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1/7,这令很多乌克兰人感到不满——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撺掇下,他们觉得是苏联趴在乌克兰身上“吸血”!
正因如此,乌克兰迅速掀起了一股独立风潮,人们高喊着“想要富,先独立”。
在1991年的民意调查中,有91%的投票者表示“不想继续(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