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忠贞营指挥使,兴国候李锦,如今归于北征主帅,蜀王刘文秀以及副帅鄂国公马进忠麾下。我现在是大明的兴国候,明军的指挥使,可我曾经还有一个身份,实不相瞒,我原名叫做李过,人称‘一只虎’。”
“原来真是你!”李继宗浑身血液逆流,立刻拔出刀架在了李锦的脖子上,李锦却连躲都没有躲,仍是拎着佟透昂首挺立着。连张之猷和袁小虎两人也像是被点燃的炮仗一般,几乎随时要爆炸。
“几位将军稍安勿躁!容李锦把话说完,而后你们要杀便杀。”
“哼,你当年亲手杀了我大哥,如今还有什么话说?必然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杀人偿命的道理!”
李锦笑了笑,“你们还是不是大明的军户?”
“当然是,我李家世代都是大明的军户!”
张之猷和袁小虎也都说是。
“你们既然是大明的军户,那么现在还不拜见我这位上官吗?奉皇帝旨意,潼关城此后由忠贞营驻守。”
几个人都愣住了,而更大跌眼镜的还在后面,李锦竟然从腰间拿出了另一道圣旨,“这是今上给潼关军户们的旨意,你们自己看吧。”
张之猷接过了圣旨读了起来,随后把圣旨紧紧攥在手中,“张兄,圣旨上写的什么?”李继宗问道。
“圣旨让我们潼关军户,暂时听兴国候的调遣,西北战事结束后,全体潼关军户,归入大明御营禁军。”
“什么?归他调遣?”李继宗一蹦三尺高,张之猷喝到:“吵什么?李继宗,莫非你胆敢抗旨不成?”
李继宗把一口气咽了下去,张之猷拍着他的肩膀说,“圣旨还命令潼关军户们,子继父,弟承兄,以嫡庶长幼为序,继承父兄前职,共襄国难。”
李继宗的声音不知是绝望还是激动,李锦却勾唇笑道:“呵呵呵,那么李锦便要恭喜诸君了,张指挥使,李佥事,袁千户?”
几个人都默默看着李锦不说话,李锦继续说,“我知道你们恨我,只是现在不是解决个人恩怨的时候,南北东三面城门还需要我与诸君携手攻下,只等我军拿下了关中和甘州肃州以后,你们谁想报仇,大可以来找我,我李锦可以同你们打擂台,与你们签下生死状,怎么样?”
“好,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咱们一言为定,到时候,我李继宗一定会找上你!”李继宗也不是不识大体的莽汉,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袁小虎也说,“好,到时候也算我一个!”
李锦看了看他,个子虽然与枪齐平,身材却很瘦弱,恐怕这些年来,他这个正长身体的弱冠少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于是李锦莞尔道:“娃娃,你若想和我打擂台,还需加紧习武练枪才行,我李锦的刀,可不杀娃娃。”
“你!”袁小虎端起了手中枪,张而猷断喝一声,“小虎住手!”随后又带头第一个向李锦行了军礼,“末将新任潼关卫指挥使张而猷,见过侯爷!”张而猷身后的军户们也立即随着他对李锦敬礼,齐声道:“见过侯爷!”
李继宗也不再迟疑,漆黑的眸光闪着迫人的光辉,却还是双拳抱起,与袁小虎一起说:“末将李继宗、末将袁小虎,见过侯爷。”
“嗯,好,做你们的上官,我李锦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然而今日,我们这些曾经的大顺军老兵,便要和你们这些潼关的军户们背靠着背,一起并肩作战了,诸位汉家儿郎,随本候一起夺下南北东三座城门!”
李锦并不担心他们的谈话会贻误战机,毕竟潼关对清军来说已经成为绝地,四面都已被明军和义军占领,三面城墙的守军就算是要逃跑,也根本无处可去。
三面守军的瞳孔都在放大,人心惶惶,他们看到城下黑压压的全是敌人,分别有李锦、张之猷、李继宗带头,向着三面城门如潮水般涌来,浪潮中不乏像袁小虎这样的孩子,还有鬓发斑白的老人。
剩下的战斗根本谈不上精彩,守军再无斗志,几乎一触即溃,而且他们就算想打,每个城墙上都只有数百守军,可城中数万老少爷们组成的浪潮,肯定会把他们拍在沙滩上的,还有李锦的两千铁甲精锐作为战斗核心,这场仗根本毫无悬念。
三面城墙也顷刻被攻下,守军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李锦这次并没有把俘虏统统杀掉,刚刚那么做,只是为了震慑剩下的守军而已。
接下来,他又命令各部在城中巡视,肃清躲藏着的残敌,可是剩下的散兵游勇根本无处可藏,他们跑到哪里就会死到哪里,到处都是想要把他们撕碎了的潼关军户们,而且无论男女老幼,大明潼关百姓,几乎系数参战。
这一战,出现在了后世的评书之中,成了多少汉家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潼关的许多房檐的上面,院墙的另一头,木门的背后,到处都有着能够把守军打个半死不活的闷棍,让清军残卒如过街老鼠一般,根本无处遁形。关中男女老少,曾经的生死敌人,秦军与大顺军在这一日肩并肩,背靠背,一同攘外,至当日午时之前,潼关的守军自汉军襄红旗梅勒章京佟透以下,2000人,便全军覆没了。
在李锦突袭攻占潼关之时,各地的捷报也是频频传来。
山西的傅青主也已经率领25000义军接连占领了河津县,以及河津县以西的黄河渡口龙门渡,还有龙门渡以西的陕西韩城县。
刘体纯也绕过西安围城抵达了陕北,在占领了延安府以后又一路向北吸收了陕西的义军王永强、王永镇及接受了这些义军所占的延川县和清涧县,又与义军合兵拿下了绥德州吴堡县并控制了吴堡川口黄河渡口的东岸。
刘体纯不但占领了陕北,他的队伍也从最初的一万人在合并了各路义军后增加到了近18万人马。
马三与刘体纯等人的迅速壮大,依靠的就是大明的日月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