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翁子不是没有想过,将这一股匈奴人将计就计的放进城内,然后等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前来夺城的时候,集中兵力来一举杀伤匈奴人的大量兵力。
但是作为一个久经战场的老将,杨翁子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很冒险的做法。一来,这么一个选择对于入城的匈奴人伪装运粮队而言,能够起到多少隐蔽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二来,也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杨翁子不知道匈奴人的部队到底有多少。
云中城是长城北面的一个军事重镇,杨翁子知道,张嘉师给他一个自行决断的权利,那就是是否放弃云中城,让云中郡的主力部队后撤到长城以南。
但是杨翁子不愿意放弃这一座算是能够严重威胁匈奴人进军道路的坚城,若是城破的话,他也认栽了,只不过杨翁子尽管无法保证云中城能够坚守不落,但是他自己能够保证的一点,那就是做到人在城在,人亡城失的这个根本。
张嘉师的作战思维与杨翁子这样的老将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张嘉师而言,若非是必要的情况下,他尽可能会做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样的作战概念。
这一个情况主要是与张嘉师来源于后世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这句话的表面上的含义如下:保留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那么等日后时机更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失去的夺回来;用有生力量,来保卫一个地区,跟敌人死磕,是很愚蠢的事情。
但是这一句话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对于一些真正的战略要点而言,这一句话并不适用,而且说出这句话的那位,在当时的战争当中也做过一些相当激进的决策。
就比如说四平战役。
……
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被歼灭,民主联军也牺牲了3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
“四战四平”可以说是一次战略要地的血腥争夺的体现。
四平街位于东北中部平原,系中长、四(平)洮(南)、四(平)梅(河口)铁路的交叉点,是东北的重要战略枢纽之一。由沈阳沿中长路北进的国民党军新1军、第71军(欠88师),占领开原、法库后,于4月上旬继续向四平方向进攻。
至4月中旬,向北满进攻的国民党军先后占领铁岭、昌图、法库等地。民主联军在四平以南实施运动防御,节节阻击。歼灭新1军2000余人。4月16日,民主联军集中山东第1师、第7纵队、新四军第3师第8旅等部,以优势兵力在四平西南的大洼、金山堡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71军第87师大部。17日,新编第1军进至四平以东、以南地区,形成对四平街的弧形包围。与此同时,南满民主联军在保卫本溪作战中,两度击退敌人的进攻,歼敌4000余人。4月中下旬,民主联军按预定计划解放长、哈、齐三市,歼土匪武装2.6万余人。
此时,**与国民党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已进行到有可能迅速达成协议的紧要阶段。但国民党为使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仍企图夺占四平、长春、吉林和更多的地方。党中央指示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四平,在四平地区大量歼灭敌军,以利谈判。
东北民主联军为坚决扼守四平,决定以保安第1旅组成四平卫戍司令部,由保安第1旅旅长马仁兴统一指挥该旅和第7纵队第56团共6000人防守四平,保安第1旅1团守卫铁路以西,第7纵队56团守卫铁路以东;集中主要兵力于四平以西、以北地域,待机歼敌;并先后令山东第7师、第359旅等部南下,令位于南满的第3纵队第7、第8旅和保安第3旅北上,参加四平保卫战。
1946年4月18日,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新1军新30师由南面,新38师由西面和西北面,向四平轮番进攻,持续达3日之久。民主联军守城部队保安第1旅和第7纵队依托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多次反冲击,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使其进展甚微。
此时,国民党第71军推进至八面城和四平间,向民主联军阵地右侧实施迂回,同时,新1军一部亦展开于四平东南。民主联军为加强四平左右两翼的防御,以第1、第2师和第3师第8旅、第10旅向四平西北方向延伸布防;第3师第7旅由城北三道林子转至四平以东哈福、火石岭一带,增强第7纵队防御;以第7师杨国夫部接替第7旅之三道林子北山阵地。
至此,民主联军以四平为中心,从东(火石岭)到西(八面城)组成一条蜿蜒百余里的防线,部署了6个师(旅)的机动部队。这样,民主联军虽然挫败了国民党军迂回四平的企图,但民主联军也因此而无机动兵力实施有力的反击。民主联军守城部队凭借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使用搜缴来的日杂式轻武器,同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搏斗,打得十分英勇顽强。
四平街主要防御阵地上平均每分钟遭受近30发炮弹和炸弹的轰击。民主联军守城部队白天冒着空中和地面的猛烈火力作战,夜间组织抢修,加固工事激战中,民主联军56团3连伤亡过半,但在政治指导员孙永章的指挥下,仍坚持战斗。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为集中兵力进攻本溪,于1946年4月27日停止对四平街的进攻,双方在四平街战场形成对峙。
1946年4月26日,党中央指示东北民主联军:“马歇尔已提出停战方案,有停战之可能,望加强四平守备兵力,鼓励坚守,挫敌锐气,争取时间”。1946年4月27日,**中央军事委员会特电****,称赞“四平守军甚为英勇”,另提出“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一至二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1946年5月1日,中央又指出:“东北战争,中外瞩目。******已拒绝马歇尔、民盟和我党三方同意之停战方案,坚持要打到长春。因此,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锐气,使其以6个月时间调集的兵力、武器、弹药,受到最大消耗,来不及补充,……那时,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
民主联军为集中兵力于四平主要作战方向,增调第7纵队19旅,第7师第20旅及第21旅防守四平街东南面,以第1、第2师防守四平街以北;又调第359旅由哈尔滨南下,于公主岭担任预备队;调第3纵队主力和保安第3旅由南满北上参加四平作战,除在四平正面顽强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外,还以第3纵队第7、第8旅和第3师独立旅,分由四平东西两翼绕道深入国民党军之侧后,断其交通运输,威胁其后方。
国民党军为了集中更多的兵力攻占四平,乘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北调的时机,于4月28日起在南满以5个师再次进攻本溪。民主联军经6天英勇抗击,在大量杀伤敌人后,于1946年5月3日撤出本溪。
国民党军占领本溪后,即将南满之新6军、第52军第195师及第71军第88师北调四平方向,使四平地区国民党军的兵力增加到10个师。
12日,新6军等部进至开原一带,民主联军第3纵队沿开原、叶赫站、西丰一线节节阻击。14日,国民党军在飞机、坦克和大量火炮掩护下,对四平实施轮番攻击,企图将民主联军主力“压迫于辽河(河)套内而消灭之”。
其部署为:右翼兵团为新编第6军14师,新22师,第71军第88师及第52军第195师,沿开原至叶赫公路向四平街东南阵地进攻;中央兵团为新1军的3个师,从四平街西南近郊进攻;左翼兵团为第71军第87师,第91师,协同中央兵团向双山方向十包围攻击;第60军第182师担任四平以南护路任务。
15日拂晓,四平前线国民党军共10个师,分左、中、右3个兵团,向四平发起全面进攻。并采用波浪式的集团冲锋。在獾子洞阵地前,竟以2个团的兵力整日轮番攻击10次之多,均被民主联军击退。
在民主联军顽强抗击下,国民党军中央兵团新1军(附195师)、左翼兵团第71军主力数次进攻均无进展,只有新1军第50师在258高地,以十倍于民主联军守军的兵力向258高地冲击,占领258高地。而右翼兵团新6军等部4个师进展迅速,16日,国民党军向四平街东南331.5高地强攻,民主联军顽强奋战,连续击退7次冲击,终因大部火器被击毁而失守。17日,国民党军攻占火石岭,随即又集中兵力向塔子山阵地发起突击,塔子山阵地为四平街防御阵地左翼最后1个制高点,关系到东南阵地的安危。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58团1营浴血奋战,连续打退12次冲锋,后因伤亡过大,改由西满3师7旅19团防守。18日拂晓,塔子山再次鏖战,19团的指战员,乘国民党军进攻炮火延伸,从血泊中爬起,以白刃肉搏抗击国民党军一次次的冲锋,终因伤亡过大,塔子山阵地失守当晚。18日,国民党军右翼兵团的195师占领哈福。至此,民主联军四平的防御处于十分不利的态势,国民党军欲迂回四平东北,企图封闭我四平守军退路。
民主联军在持续1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中,已伤亡8000余人,为摆脱被动,避免被截断退路,保持战斗力,经请示**中央决定,遂于18日夜到19日凌晨前自四平地区逐次撤退。部分主力于6月初到达松花江北岸休整,其余部队分别转移到东满、西满地区休整,并从事建设根据地的工作。国民党军于19日占领四平街。
……
从四平战役以及同时期的附近地区的一连串血战来看,这是与那位的战术思路有很大区别的一次死守作战。
所以,张嘉师在两相对比之下,也了解到一个情况,那就是面对真正的战略要地,不是某种作战思维就能够权衡取舍的。
……
杨翁子不是不知道张嘉师的命令,他更不会无缘无故的让张嘉师的命令无法得到执行。但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杨翁子知道云中城不可轻易放弃,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若是云中城失守,匈奴人进攻云中九原的部队,可以说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在这个前提下,其对九原郡的攻击力度,必然会非常巨大。
不是说杨翁子看不起算得上是“火箭干部”的李勉,而是杨翁子自己很清楚,李勉也许是秦军年轻一代将领的又一翘楚,但是这不代表李勉在毫无应对匈奴人的经验的情况下,能够守住九原郡。
杨翁子的内心很明白一点,若是云中郡全面失守,九原郡还在的话,那么就算是日后打算收复云中郡地区,所付出的代价也不需要太多。
但是云中郡守住,而九原郡全线陷落的话,先不说他们这些固守在云中郡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就算是日后咸阳的摄政王想要收复九原郡,恐怕都得付出好几倍的代价。
在某个意义上,张嘉师让其调任云中郡郡守,杨翁子自己一开始也不太明白这样的安排会有什么好处。
但是在经过与李勉的几个月的“比邻而居”之后,杨翁子了解到张嘉师的这一安排的含义所在。
那就是李勉的战术能力相对而言比起他更加灵活。也许在治理地方的能力方面,李勉还算是相当青涩,但是若是让其局促在面积相当小的云中郡,恐怕还不如让他在九原郡一带跟匈奴人进行游动作战。
再说了,杨翁子自己可是对于自己的防御战术方面的能力,有着很大的自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