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殷王朝西北,北厥西南,大月氏的东面,有相当一大块地域处于“无国无官”的微妙状态,此处云集掺杂了来自三国乃至其他更偏远地域的人士,向来是鱼龙混杂的很,就此地的名称,三国有着各自不同的叫法,大殷王朝称其为瓜州,据说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是由于此地盛产瓜果,乃天下一绝,而除此之外也不少喜好嚼咀文字的人士认为这“瓜州”中的瓜字该是三国瓜分之意。
瓜州地域辽阔,有半个大殷的江南这般大,然而整个瓜州却有近九成九的地域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稍微能称得上“城镇”二字的城镇只有四座,其中有三城各自贴近三国边陲,而剩余的最后一城,同时也是四城中最大的那一座城,则是居于瓜州的心脏地带,大殷王朝称此城为敦煌。
虽说敦煌地处戈壁沙漠腹地深处,但此城之繁华荣盛丝毫不逊色于大殷的绝大多数重城,而且鱼龙混杂的敦煌城就常年居住落脚的人士便有十万之多,再加上每年都有将近三四万的商旅来往于此,敦煌城一年四季都热闹的很。
因为过于鱼龙混杂,又没有个可以完全震慑全城的势力管辖,所以敦煌城向来是混乱的很,白天里倒还好些,可要是一到从来没有宵禁一说的夜晚,白日里蛰伏四处按兵不动的各方势力就开始蠢蠢欲动,可以说这座沙漠之城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乃至更多的人丧命,但这座在沙漠中存活了四百多年的城镇对此却是早已司空见惯,即便是寻常百姓人家在夜里无意间看到自家门前横满了支离破碎的尸体,也少有人会小题大做,那些显然是死于非命的人的尸首没等天大亮,就会被城中的一些势力悄然清理掉而消失不见,等翌日太阳东升,一切早已恢复如初。
然而,今日的敦煌城却似乎有些“失态”,估计得有小半座的人们跑到了城外凑热闹,看两人打架去了。
二年前因为得罪了当地的官老爷而不得不举家搬迁逃难到敦煌的黄大桂也挤在了出城的人流中。
名字取自于家门前一颗大桂树的黄大桂在拥挤的人流中不时踮起脚尖,或者豁出去不顾被骂而撑着前面陌生人的肩膀跳起身子,望向城外不远处的那座神沙山。
意料之中挨了别人一顿臭骂的黄大桂平静,无悲无喜的瞥了一眼拥有金刚体魄的独臂僧人,没有搭话。
独臂僧人也不以为意,眼睛瞥向前者手中的那柄古朴长剑,说道:“施主方才那一剑怕是该有天象的宏伟气魄了,初时贫僧还在狐疑,那张老真人是不是将那身玉皇楼转嫁到了施主的身上,不然如何能在数月之间从初窥太素突然臻至天象境界?但从施主方才那一剑仔细看来,却发现施主虽然在剑道上踏入了天象境界,但内力却犹自停留在太素境界,你们道家不是有个太素一步入地仙的说法吗,要是贫僧没有看走眼,施主应该是走了一条与道家渐行渐远的凶险路,怕是此生都无望证道升仙了,不免让人觉得惋惜。”
方才这位仅是而立之年的青袍道士忽然递出天象境界的一剑,若不是他早已练就了金刚体魄,怕是要被拦腰斩成两截了。
五指轻轻叩在名剑渊龙剑柄上的莫小岩自嘲的冷笑一声,终于开口说话:“大师,你可曾听过你脚下这座神沙山的传说故事?”
独臂僧人轻轻点了点头,“前几日在来此城的路上听同行的商旅说起,但我隐约记得最后是那僧人将道人收了去。”
莫小岩脸上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师倒是好厚的脸皮。”
独臂僧人不置可否,如蜻蜓点水般站立在一粒细砂上的脚尖轻轻一拧,四周的沙子缓缓流动,传出微弱如蛇走地的声响,僧人语气平淡的开口说道:“施主在剑道一途上的造诣虽然不是贫僧所见过的中最好的,但也绝对排的上前三,尽管升仙机会渺茫,但施主将来在剑道的成就怕是没有几人能出其右,只不过施主现如今内力修为要低贫僧一品,即便再来十剑方才的天象一剑,也绝难破得了贫僧的大金刚体魄,贫僧呢,虽说不愿多走几千里寻思着能从施主的口中得到答案,但现在看来即便贫僧杀了施主,怕是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不过也无妨便是了,贫僧也正好有意顺道去你们大殷的国寺云林禅寺一趟,同大宗持寺云轮大师说禅辩佛”
独臂僧人忽然将眼睛转而俯瞰向人头密密麻麻的山脚下,脸上露出一抹与他之前宝相庄严截然相反的狡黠,笑道:“至于方才施主提到了神沙山这个传说故事,贫僧这也算是临走之时的一时兴起,便也故弄玄虚一回,你瞧,这山脚下都挤满了人了,可都在看着咱俩呢,要不就给来一出?”
自号太痴的莫小岩白了前者一眼,见到眼前骇人情形一双剑眉下意识的凝紧了几分,心里却忍不住骂眼前这大秃驴真是他娘的脸皮厚,想打人直说了便是,还皇而堂之的来这么一出。
山脚下那密密麻麻前来看神仙打架的百姓,一个个仰着头张大了嘴巴的望着山顶。
只见原本高百仞的神沙山以那僧人为中心,方圆百丈的沙子全部脱离山腰底处的硬实地面,悬浮在空中,凝成了一个巨大如山体的倒挂龙卷,遮天蔽日的悬在那道袍狂乱翻飞的道士头顶上空。
敦煌城,有仙人临凡尘,投足间排山倒海!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