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上元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龙灯,闹台阁,好不热闹。
屠季和赵海生特意提早一日出发,来京都看灯会。却得知杨晨闭关备考去了。
“杨晨牛啊,咱们书院还从没出过入学不到一年就有资格进凤台阁的人呢!”屠季对杨晨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是羡慕又是佩服。
方大同悻悻道:“可惜有人从中作梗,不然,杨晨不用考也能进。”
“那是,杨晨现在也算是名气响当当的人物了,我这次回家,连我们县学里的学生都跑来向我打听杨晨的事。”屠季道。
“我爹本来不让我出门,可我说我和杨晨约好了,在京都会面,我爹立马就答应了。”
方大同深有同感:“我爹还不是一样,他现在对杨晨比对我这个亲生儿子还要关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赵海生却是沉默不语。
“喂,赵海生,才几天不见,就开始装深沉了?”方大同咋咋呼呼道。
赵海生回过神来,哂然道:“你们两难得说了这么多没吵起来。”
方大同夸张道:“什么话,我和土鸡一向友好,从不吵架。”
屠季翻了个白眼:“你再叫我土鸡,我掐死你。”
方大同一撸衣袖:“呦呵,过年吃熊胆了?脾气见长啊,来啊来啊,我一只手就能捏断你的鸡脖子。”
“死胖子,看谁捏死谁。”两人摩拳擦掌,小眼瞪小眼,光打雷不下雨。
赵海生唯有苦笑,这两个家伙没救了。
由着他们吵去,赵海生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街道上往来的人群,心绪有些烦乱。
傅春安的事,该不该跟杨晨提个醒呢?杨晨若是考中,进了凤台阁,以后他和傅春安就是同僚了。杨晨拿傅春安当兄弟,不设防,万一傅春安又背后搞鬼……
还是算了,也许傅春安只是一时鬼迷心窍,说不定事后已经后悔了,还是不要多事吧!
方大同实践诺言,接下来的几天,带赵海生和土鸡游遍京都,玩了个痛快,只可惜等不到春闱开考,书院就要开学了,三人一同给杨晨写了封信,让他好好考试,大不了回书院,大家又能在一起,若是考中了,他们三人到时候请个假,回来替他庆祝云云。
朱媛媛收到信的时候,他们三个已经离开京都回书院去了。
这些天,朱媛媛是废寝忘食,一头扎进策论中,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让她有种回到中考冲刺阶段的感觉。
宋子楚给她找来一大堆邸报,让她熟悉时政,以及历代状元的文章,教她该如何写策与论。
首先立意要堂堂正正,阐述要外圆内方,圆乃灵活中庸,方乃原则根本,一味求圆,会让人觉得你为人圆滑,不务实,一味求方,又会让人觉得你刻板不知变通,所以,这圆与方的分寸要捏拿的恰到好处,切忌空洞空泛,言之不实。
道理人人会说,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关键还要靠自己去悟,去体会。
另外宋子楚还告诉她一些科考中的禁忌,哪些事是可以拿出来举例说明,哪些事是提不都不能提的,哪些字眼需要避讳,甚至还有今科主考副主考喜欢的文体,字体等等。总之这里头学问大了去了。
好在朱媛媛是在现代教育体制中长大的,什么题海战术,填鸭式灌输早就习惯,所以,这样的学习强度,还是能承受。
开考前一天,顾恒来了,顾恒是受某人的委托前来稍句话。让朱媛媛放松心情去考,考中考不中都不要紧,
朱媛媛住在宋家,李澈不方便过来,所以,这阵子,两人都没见过面。
朱媛媛知道李澈是关心她,怕她压力太大,反而影响发挥。
她才没那么脆弱,考前心理调整什么的,她有经验,总之就是认真对待,放松应考。
三年一度的大考在一场绵绵春雨中拉开了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足足有八百多人,经过一道道严格的检查手续,剔除了一些夹带的,替考的,其余的全进了贡院,贡院大门落锁后,任何人不得进出,要等三天后,考试结束才会开门。
听说古代的考试条件极差,这三天里,对每一位的考生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朱媛媛不用这么倒霉,她不用经受搜身什么的,因为她不是正式的考生,而且贡院专门给她辟了一个单间,甚至还有五个人个人专门伺候她一个,其中一人还是宫里派来的。
当然,这个伺候等同于监视,也就是说,她答题的时候,会有五双眼睛盯着她,作弊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考题一发下来,朱媛媛先看策论题目,《王者不治夷狄》,乃是出自《春秋公羊传》。
朱媛媛大喜,简直就是天助我也,因为她曾阅读过大文豪苏轼写的这篇策论,王者不治夷狄,后一句乃是无为而无不为。
麻蛋,这可不能说姐作弊啊,题目是你们自己出的。
朱媛媛提笔在草稿上开始答题,刷刷刷,洋洋洒洒上千字的策论一挥而就,看的监考官傻眼。
这家伙想都不用想的吗?别的考生拿到考题哪一个不是斟酌再斟酌,慎之又慎,这般随意就答题,真不知他会写些什么东西。
朱媛媛打好草稿,才开始做诗与赋。
才过大半天,朱媛媛已经把要答的题目全部答完,认认真真的开始誊抄到正式的答卷上。
现在考试讲究卷面整洁,有书写分,在古代,这方面更为讲究,若是有涂改,自己不够工整,不是扣分的问题,而是直接就给刷掉,哪怕你的文章做的再惊艳不俗,考官也不会多看一眼,要求可谓是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今科的主考官是凤台阁的大学士姓梅,上次楚秀书院来万松书院交流比试,梅大学士就作为副使去过万松书院。
本来这次轮不到他当主考官,皇上是意属江大学士来着,但江大学士的公子江辛参加今科考试,按照惯例,有亲属应考,必须回避,所以,这主考官的头衔就落在了梅大学士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