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入府门,仆从和丫鬟们便跪了一地。
先向萧焕和从安公主请安,之后不知哪个心思玲珑的,一眼看到了公主身边的年轻女子,壮着胆子问:“这可就是……小郡主了?”
李嬷嬷在后头笑道:“对,就是小郡主。”
丫鬟仆从们顿时又跪成一片,重新向傻妮行礼。
傻妮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向她跪下,多少有些手足无措。
不过她身边的李嬷嬷却是体贴的,笑着开口道:“行了,知道你们机灵,都起来吧,先带小郡主去院子里歇息吧。”
她这么一说,为首的大丫鬟马上站起来,轻挪脚步,来到傻妮面前,曲曲了身子道:“小郡主,奴婢叫水莲,先带郡主去歇息。”
傻妮转头去看从安公主。
然后听到她娘说:“走了这一路,颇为辛苦,你先去歇歇吧。”
又怕她到了新地方,各处不适应,所以吩咐李嬷嬷随行。
傻妮又侧头去看于渊。
于渊本就走在她身旁,这会儿见侧首过来,便回以微笑:“去吧,我一会儿再来接你回去。”
傻妮这才放心,重新向从安公主,萧焕行礼,随着李嬷嬷他们往后院走去。
丰安城虽是萧焕临时居住之地,但从安公主却是他最重视的妹妹。
所以这里的公主府,建的并不比南梁都城里的差,反而处处透着精致和温馨。
傻妮又是他们盼望已久,才回来的小郡主,尽管先前跟从安公主说了,不会住在公主府。
但仍是给她预备的院子,且里面尽可能的舒适,甚至还栽种了一些南郡当地的树木和花草,以让她适应。
李嬷嬷一路与她相处,多少也了解了她的性子,所以只大概介绍一些院内大的东西,别的细节便没说。
李嬷嬷说:“小郡主这处院子,名叫华音阁,是取自己你的名字。”
傻妮便往她看了一眼。
她早已知道自己的名字,尤其是跟从安公主在一起的时候,她基本都是唤她“音音”。
不过,也只有她是这么唤的,别人似乎从不在意她的名字,只有称呼而已。
如今看到一座与她名字相合的院子,倒是觉得有几分新鲜。
她轻声问李嬷嬷:“之前我并未回来,母亲怎知会找到我?”
李嬷嬷笑的特别慈祥,“公主不知道呀,尤其是她刚西域回来时,连您的消息都没有。不知找了多少人打听,走了多少冤枉路,才终于有了一点线索,这才忙忙去了南郡。”
李嬷嬷不无感慨地道:“老天垂怜,你们母女终于还是见着了,认下了。”
傻妮把头低了下去。
在找娘这件事上,她可是半点力都没出。
不但如此,从安公主找到她的时候,她还不跟她相认,不跟她走。
之前虽也知道她花了心思,但那时的心境与此时又不同。
华音阁里,早就收拾的妥妥贴贴,丫鬟列在门口,热水热茶备至齐全。
李嬷嬷把她送过来后,微微弯身行礼道:“小郡主,奴婢年岁大了,照顾人上腿脚不太便利,就让她们先伺候着您。不过您放心,奴婢就在外间里侯着,您要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了。”
傻妮赶紧点头应下:“不用的,我自己能照顾自己的。”
李嬷嬷只是笑笑,便退了下去。
她一走开,四个年岁与傻妮相仿的丫头,便都过来的。
为首的还是那位水莲,之后三个人各自做了介绍,青芹,香芸,紫萱。
水莲说:“公主吩咐了,我们四位以后就贴身服侍小郡主了。”
傻妮之前在南郡,家里也时有仆从,但像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她还真是头一回。
不自在是难免的,但水莲几个特别懂事,也没有一般府上丫鬟的拘谨。
李嬷嬷走了以后,她们几个在照顾傻妮的时候,就自然地跟她聊了起来。
“奴婢听说,小郡主之前是在北盛,可是真的?”
傻妮点头。
水莲立刻来的兴致:“真的是在北盛吗?以前我听老人家说过,那里冬日里的雪特别大,下一夜能把房门都是埋起来,是不是真的?”
傻妮:“……”
还有这么大的雪?
她在南郡是没有看到的。
所以也就给她们解释:“南郡这边临近南梁的,是会下雪,但是并没有那么大,最大的时候也只是没过膝盖而已。”
青芹便是一脸向往:“埋过膝盖也很厚了,那出门是不是一踩下去,半截腿都是白的。”
傻妮便笑了起来:“是呀,如果不扫的话,一步下去就是一个雪窝,走路是很难的。”
“那是不是也很好看,到处都是白色的,把地上的东西都盖了起来,哇,想想都很美呢。”
几个丫头是真没见过大雪,所以神情语气里难免会有夸张,但可以看得出来,她们也是真的向往,那种被雪覆盖的世界。
傻妮以前生活在南郡,每年都会经历大雪纷飞。
但说实话,她并不太喜欢冬天,因为在大丰村的时候,每到冬天,她都没有冬衣,会特别冷。
而且丁家不会因为天气冷,就不让她做事,反而会分配更多的事情给她。
用冷水洗衣,在雪地里劈柴,丁家那么大院落的扫雪任务都是她的。
所以每一年她的手都会冻烂,这冻伤还是嫁给于渊之后,在沈鸿的调理下,才慢慢好起来的。
不过,看到水莲她们对大雪的向往,她突然也生出一些欣慰来。
原来自己从前惧怕的东西,竟然是别人达不到的向往。
只是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好好欣赏,只顾着做事呢。
水莲几人围着她说了一阵子,见她没再搭话,便服侍她更衣,又把她扶到床榻边。
“小郡主走了一路,定是辛苦的,先躺一躺,奴婢几人都在外间,有事您唤一声就好。”
之后又把她屋里的炭火拢了拢,这才都轻步退了出去。
窗外,冬风吹着窗棂,发出轻微的响声。
阳光透过窗纸,在墙边洒了一块暖白。
室内安静极了,只有炭火偶尔发出一两声轻响。
屋内熏了香,是一种很轻淡的草木的香味,带着几分清新。
床上铺着锦被挂着丝帐,旁边是奉茶的小几,再往远处有雕刻精致的桌椅,软榻。
每一样,对傻妮来说都是新鲜的。
就算是在吕府,她也未曾看到过这些东西,但又是温暖的。
她看着看着,困意果然就袭上心头。
她原本还以为,自己到了新的地方,会睡不着,会有一些不适。
没想到这一觉竟然睡的特别沉,醒来的时候,太阳都已经西斜了。
水莲在外间听到里面有动静,立马走了进来。
她先奉了一盅茶给傻妮,然后又拿了热巾帕,给她擦了把脸。
青芹则将备好的衣物送了过来,服侍她一件件地穿上。
傻妮问前院的情况。
应该是前院早有人交待下来了,所以水莲如实说:“公主他们已经议完事了,于将军见您休息未醒,便先回了府外的宅子里。”
傻妮微愣了一下:“他先回去了?”
水莲忙说:“于将军是怕过来再影响了小郡主休息,所以才先回去的。”
然后又解释:“他也赶了这么远的路,想来也是累的。”
傻妮便朝她笑了:“嗯,无妨,我只是问一下,那我现在就回去。”
水莲却又道:“小郡主先别急,外头还有客人等着您呢。”
“啊?客人?”
这还真超出了她的预料。
她初来乍到,而且从前一直都是一个存在感特别低的人,就算去一个地方,光芒也都是别人的,从来没在她身上过。
她来到这里,知道自己是郡主,可一个名号,与身份的大变,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她入公主府,一心想着解于渊的毒,却没想到皇家还有一帮亲戚。
而她做为一个失踪多年的郡主,乍一回来,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别的原因,都会有人来看望她的。
水莲和青芹两人,一边快速给她梳妆,一边简单介绍。
“小郡主放心,公主知道您今日方回,本不想宴客的,可王爷府上的公子小姐,都是近亲,听闻您回来,个个巴着来看您,连公主都拦不住。”
事情都到了眼前,推是推不掉了,她索性也大方起来。
问水莲:“都来了哪些?”
“小郡主的两位表姐,也就是王爷的两个女儿;以及大少夫人,二少夫人,还有几位舅老爷家的表姐妹。”
傻妮大概估计了一下,应该有七八个,她应该能应付得来。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一到宴客房里,竟然看到大大小小十几个女子,个个环翠满头,衣着鲜亮。
她的步子刚窒了一下,里面已经有人看到她了:“音音妹妹来了……”
正在饮茶说话的众人,一齐转头来看着傻妮。
有两位年龄长一点的女子,已经忙着站了起来,快步往她身边走来。
“音音妹妹,快来坐。”
她们笑着把她带到身边,又端了茶给她。
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始私下说话:“音音妹妹长的可真好看,这是完全长了姑妈的优点了。”
“可不是,瞧着五官面皮的,我可太羡慕了。”
“不光长的好看,妹妹还好温柔,笑起来都是甜甜的。”
“……”
这些皇家里的小姐们,平日也不是没见过新鲜,但因为从安公主的关系,傻妮的身份自然也就不同。
父辈们交好,她们从心里边已经把傻妮当成亲人,所以说起话来,倒没什么生疏感。
李嬷嬷也陪侍在侧,见诸位夫人姑娘七嘴八舌地说话,只有他们家小郡主一语不发,就主动出来介绍。
这群人里,有两个萧大将军的二媳妇儿。
他们同穿紫色长襟绣花长裙,外披狐毛披风,挽了南梁贵妇们通用的发髻,上面别着花钿,插着红玉累金丝步摇。
这两位,傻妮应该叫嫂嫂。
所以她也就起身过去行了礼,唤了一声“嫂嫂”。
两位夫人当然也有礼数,忙着把她扶起来,一人送上了一件礼物。
她们旁边还跟了自己的女儿。
小小孩童,机灵可爱,一个个也拿出自己备的礼物,要送给傻妮。
她身边因为有大小宝的缘故,跟小孩子倒更容易亲近一些,便蹲下来跟她们说话。
孩子有父母教导,本来就对她带着好奇的亲近,再看她话语温柔,笑意甜甜,顿时就像找到了好朋友。
还邀请她去自己家里玩:“小姑姑,我娘说您刚回来,要休息几日才能出去玩,那可不可以,等你休息好了,先来我家里玩?”
二夫人家的女儿萧静不干了:“明明是我先跟小姑姑说上话的,为何要先去你家里玩。”
她马上转头对傻妮说:“小姑姑,你先来我家玩吧,我家有可多好玩的。”
萧玲自然不服:“我家也有可多好玩的,而且我听说小姑姑还带了两个弟弟回来,小姑姑来玩时,要把他们一起带来哦。”
说起这个,傻妮倒是想起问两个夫人:“嫂嫂,静儿和玲儿都多大了。”
结果年龄一出,两个小姑娘都比大小宝要小。
于是傻妮就笑着对她们讲:“他们是哥哥,等过两日,他们歇休好了,我就带他们上门去找你们玩好不好?”
两个小丫头才不管是哥哥还是弟弟,只要有人玩就行了,满口答应下来。
之后,还有萧大将军的两个女儿,一个叫萧柔茵,一个叫萧佳容。
她们年龄都比傻妮大,但性子活泼。
而且之前还跟着父兄上过战场,所以身上自带英姿,说话做事都很爽朗。
乍一看到傻妮这么温婉的性子,顿时喜欢的不得了。
另外还有从安公主舅舅那边,也来了几个代表的姐妹。
她们也都给傻妮备了礼物,拉着她说话,邀她去家里玩。
一大群人说说笑笑,你一句她一句,本来就挂在西边的太阳也就沉了下去。
公主府里自然备了饭菜,从安公主传话过来,说大家难得聚在一处,今日就都留在这里用饭。
那边仆从们已经把各项事宜备好,院子里已经掌了灯,丫鬟们也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往正殿里去。